|
⊙本報記者 錢曉涵
最新數據顯示,在國際兩大期貨交易所同時掛牌交易的原油期貨,其合約之間的價差已經明顯拉開。截至記者發稿,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CE)上市的低硫輕質北海原油即期合約報46美元/桶,而在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上市的低硫輕質原油(WTI)即期合約報39.7美元/桶,兩者間的價差已經超過每桶6美元。市場人士普遍認為,過多的原油庫存流向美國,從而壓低了紐約市場即期合約的價格。
因運輸成本和交易標的物有所不同,倫敦油價歷史上長期低于紐約。不過,這種“慣例”在2007年因大型對沖基金頻頻進行跨市套利交易而一度被打破,此后又恢復正常。但自去年8月份國際原油價格泡沫徹底破裂后,倫敦油價的走勢再次超過了紐約油價。
事實上,表現明顯“偏軟”的紐約油價已經引起了產油大國們的不滿。由于當前國際石油交易合同談判大多采用“期貨價格+升貼水”的模式進行定價,紐約偏低的報價嚴重影響了石油出口大亨們的利益。據悉,沙特最大國有石油公司正在醞釀拋棄“紐約價格”,改為自主定價,以此表達對紐約價格的不滿。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紐約市場的定價偏低呢?業內人士認為,巨大的庫存是罪魁禍首。美國能源情報署EIA最新報告顯示:截至1月30日一周,紐約商交所交割點——俄克拉荷馬州庫勝的原油庫存水平達到3433.5萬桶的紀錄高位;美國原油總庫存達到3.46億桶,創下18個月以來新高。
“布倫特原油和WTI原油都具有代表性,因此從理論上講,兩大交易所的期貨價格都能代表全球原油的供需狀況。”國泰君安期貨研究所所長張智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無論是倫敦交易所還是紐約交易所,原油期貨價格都具有國際代表性。“遺憾的是,最近一段時間紐約商品交易所的油價代表性越來越差,仿佛就像是一個地區性的交易所,無法反映全球原油供應的基本面。”
事實上,WTI即期合約的價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庫勝的原油庫存。換句話說,只要庫勝當地的原油庫存充足,WTI的走勢就會偏弱,哪怕其他國家的原油需求正在迅速復蘇。
流向美國的原油看中的是期貨遠月合約與即期合約間的巨大價差,而便利的運輸方式也支持了這一做法。據張智勇介紹,WTI的運輸方式是通過輸油管道,而北海布倫特原油的運輸方式則是依靠海上航運。
既然存在巨大套利空間,也有資金參與遠月拋空,那紐約遠期油價為何始終居高不下呢?在張智勇看來,這恰恰體現出部分市場資金認為原油價格可能已經見底。“我們可以看到,4月份往后的原油期貨報價明顯高于3月合約。這是因為歐佩克近期不斷放風,聲稱若油價再不見起色,從3月起將開始新一輪的減產。”張智勇認為,原油暴跌至今基本上已經穩住了,估計一段時間后可能會出現級別較大的反彈;而遠期合約價格遠遠高于當月即期合約,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因為這些合約包含了大量風險溢價。部分市場資金預期3到6個月內油價或將大舉反彈,因此遠月合約走勢異常堅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