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執著于美元指數與商品期貨價格反向變動關系的投資者,12月17日對他必定是失望的一天。
北京時間17日凌晨3:20,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通過了最新降息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從1%降至0~0.25%的范圍,逼近歷史上罕見的零利率時代。受此影響,美元指數繼續暴挫,截至發稿,已經跌破80點的整數位,在近8個交易日下跌幅度接近10%。
然而,面對如此大幅度的降息和美元貶值,商品市場的反應顯得波瀾不驚。那些囤積在原油、農產品(000061,股吧)、有色金屬等期貨品種上的投機資金,并未得到如他們炒作所稱的井噴行情。
就在幾個月前,美元指數的變動一度是商品市場最重要的風向標,“美元跌,商品漲”或“美元漲,商品跌”是被投資者們視作金科玉律的“蹺蹺板”游戲。但這一規律在近段時間幾乎完全失效,美元指數10%的跌幅并未換來商品價格10%的漲幅。相反美元與原油近幾日出現了雙雙大幅下跌的情況。
全球經濟衰退給商品供需關系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需求憂慮,這讓通貨膨脹背景下的美元“標尺”效應讓位于通貨緊縮預期下的生產過剩壓力。美聯儲的大幅降息給商品市場傳遞的是另外一個信號——經濟衰退程度可能超出大多數人的想象。
2008年,可以看作大宗商品價格攀登牛市巔峰和步入熊市周期的一年。從7月商品價格(CRB)指數創下歷史新高后,短短不到5個月時間,商品市場一舉跌去了此前數年才累積起來的漲幅。此刻,伴隨著美聯儲的降息決定、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減產計劃、中國政府的收儲措施等,商品市場新的一輪抄底熱情再度被掀起。
近期,市場充斥著各類做多商品期貨的理由:價格超跌、政府救市、美元貶值等。尤其是全球新一輪降息周期帶來的流動性復蘇憧憬,仿佛商品市場再次成為避險場所。
可是,由于前幾年高昂的價格與嚴重透支的消費方式帶來的生產膨脹,造成了商品嚴峻的供過于求的事實,令美聯儲的降息效果可能被打上一個巨大的問號。意圖抄底的投資者也許要面對這樣的現實:商品熊市才剛剛開始,期貨價格的長期下跌趨勢并未結束。
這是因為,決定商品價格的因素并不是利率,也不是匯率,而是真實的供需關系。當經濟步入衰退周期后,利率的下調只能帶來流動性的部分改善,但不能根本改變過剩的產能、萎縮的需求。這一切只能通過商品價格的下跌,直至跌破平均生產成本,引發相關產業的調整,才能使價格回到一個新的均衡水平,那時才會出現真正的價格底部。而這個過程往往需要數年時間。
反映在金融市場上,期貨價格每跌到一定位置時的火熱反彈,伴隨著各類政府干預措施和巨大市場成交量,這是下跌過程中的技術整理需求。此時投資者需要保持的是,對趨勢堅定的追隨,對資金嚴格的管理,以及平靜、冷靜和安靜的心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