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文輝
中財期貨副總經理,也是資深金融衍生品投資專家的沈軍,在上周六于上海圖書館召開的“2009中國投資理財年度大報告會”上,預言明年國際原油價格在逐步探底過程中最低可達每桶25美元。
并不看好金融危機影響下的大宗商品的沈軍認為,導致明年大宗商品市場下跌的因素強于反彈因素,其中包括去杠桿化情況的繼續,奧巴馬上臺后美元相對強勢的延續,回歸基本面時大部分商品跌破成本價以消化前期積壓庫存的需要。其實,原油最低的成本也僅每桶5美元左右。他預計,明年原油價格將在年初上升至每桶六七十美元,但最低可能會到25美元左右,年均價則在55美元左右。
油價在2005年突破每桶30美元后上漲到今年5月的147美元,又在極短時間內回落到現在的40多美元,沈軍將此災難性突變稱之為“第四次石油危機”。
而此次危機與前三次石油危機有四個不同,一是定價機制的變化,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現貨商的定價方式,演化為上世紀90年代以場內期貨交易為主流的定價方式,及本世紀開始場外OTC市場定價倒過來影響場內期貨交易價格;二是交易場所的變化;三是投資者、參與者的變化,養老基金、大學基金、指數基金還有一些主權基金都涌入了大宗商品市場來參與交易;四是市場監管的變化,其放松監管的標志則是2000年底美國通過的商品期貨現代化法案,該法案存在“安然漏洞”和“互換漏洞”兩大弊端。
沈軍解釋,安然漏洞的核心即是能源產品的場外交易可以不受監管,而互換漏洞使得超出持倉限制的投機頭寸可以通過互換的形式轉換到別的沒有投機頭寸限制的機構去,這樣就繞過了監管,使得各式各樣的機構合法、不合法地大量涌入到能源等衍生品市場中來,從而以石油為代表的商品市場包括糧食、農產品等市場,全都被高度金融化了。他稱,現在真正現貨商的交易只占交易總額的5%,而其余95%都是金融類的交易。
在大宗商品走弱之時,沈軍給出的建議包括,國家可將大量外匯儲備轉變為資源生產能力如石油公司或礦產的采購儲備,而期貨行業應該利用這個時機爭奪大宗商品定價權和話語權,企業則應利用唯一可以做空的期貨市場對存貨進行套期保值。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