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鐘文倩 上海報道
11月18日,NYMEX1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電子盤中再次擊穿55美元/桶,最低觸及54.13美元/桶,創下了油價回調以來的新低。
而上一次油價邁過這一區間,還在2007年年初。
全球金融危機正日益危及實體經濟,需求銳減引發的深深憂慮猶如一層密不透風的巨網,時刻籠罩著國際油價的未來走勢。
“目前的國際油價從長期來看,或許已處底部區域,但短期觀測,50美元可能仍將經受沉重考驗。”對于一路拾階而下的國際原油價格,11月18日,廣發期貨能源行業資深分析師蔣嬋杰顯得頗為謹慎。
依然盤旋的兩朵陰云
“目前決定國際油價的最為主要的因素就是需求的銳減,受美國經濟衰退程度持續加深,原油需求將繼續萎靡不振,油價短期走強的理由無足輕重。”蔣認為。
美國等發達國家每一次公布的經濟數據,似乎都大力地將國際油價向下拉扯。
例如,美國新近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零售額環比出現2.8%的大幅下降,創歷史最大環比降幅,同時也創下了自1992開始編制該數據以來的最大環比降幅,這是美國零售額連續第四個月出現下滑。另外,當月美國汽車和零部件銷售額環比下降5.5%,加油站零售額環比下降12.7%。
有鑒于此,美國能源情報署毫不留情地繼續大幅下調原油需求預測,2008年第四季度全球日均石油需求量較一個月前的預期大幅下調了69萬桶,至8699萬桶,僅較上年同期增加5萬桶。其中,美國第四季度石油日需求量被大幅下調65萬桶,至1960萬桶,為200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較上年同期下降98萬桶。
而對于全球原油需求,國際能源署(IEA)在其上周四發布的最新月度石油市場報告中,同樣亦步亦趨地下調今年全球每日平均石油消耗量33萬桶,至8620萬桶——依此,2008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將降至僅為0.1%,此前預計增幅為0.5%,遠遠低于2007年的增幅1.1%;2009年全球原油日需求預期下調了67萬桶,預計明年原油消耗量僅增長0.4%。
此外,IEA還首次大幅下調了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的石油需求預測26萬桶。
而除了需求疲軟加劇,近期美元因避險資金的介入呈現強勢格局。IMF預測,2009年全球發達經濟體將陷入衰退。這將進一步凸現美元作為主導性國際儲備貨幣的避險效應,而這無疑成為了國際油價頭上的另一朵陰云。
北京時間11月18日17點,美元指數為87.21,微升0.44%。
50美元,底部區域?
50美元/桶——這個數字對于中國人來講,并不陌生,因為一度震驚中外的“中航油事件”主角原總裁陳久霖就是在此油價上反手做空而折戟沙場。
當歷史再次輪回,油價再度兵臨50美元/桶城下,世界經濟呈現出的卻是另一番光景。
“盡管目前全球經濟正經歷衰退,但原油價格從更長的周期看,需求方面仍然是相對樂觀的。”上海中財期貨研發中心副總經理續劍峰稱,中國人口是美國的 4 倍,且處于重化工工業階段,能源使用的效率并不高。另外,潛在的正處于擴張中的中國交通運輸業的石油需求,特別是汽車的消費需求,將極大推動中國未來對石油的需求。
在續看來,目前原油價格短期嚴重“超調”(over-shooting)。而從歷史走勢看,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后的1998年12月,原油價格下跌到8.5美元,約為1996年12月價格是25美元價格的三分之一。此次原油價格下跌自148美元到日前的55美元,價格也恰好在三分之一附近,“因此,50美元可能是此次原油下跌的長期底部。”
而從長期看,IEA于11月12日發布的《2008年能源市場展望》稱,2005 年至 2030 年,中印兩國的能源需求增長量將占全球增長量的近一半。由此,該機構預測,2030年全球原油消費量將比目前增加25%至1.06億桶/日。
對此,蔣嬋杰卻認為,IEA的看法是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維度內、是根據全球經濟衰退在修復后的情況來考量的,這在短期內并無很強的指導意義,“因為目前經濟衰退才剛剛開始。”
而從美國期貨交易所委員會(CFTC)公布的NYMEX原油持倉報告亦能看出,資金在上周繼續維持凈進場。
數據顯示,截至11月15日,NYMEX原油總持倉增加了3萬手,其中商業性多頭的持倉增量超過了空頭約1.3萬手;但另一方面,非商業性持倉空頭的大幅增倉,仍然讓市場的偏空氣氛依然濃郁。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