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期市暴跌狙擊通脹風險 專家呼吁重視期價信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2日 01:45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本報記者 葉苗

  “期貨價格傳遞到最終物價需要三個月,決策者更應該重視期價,這才是決定性的。”昨日是10月份我國CPI公布的日子,在很多期貨界人士看來,物價的數據其實懸念已經不大。中國農業大學期貨與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常清教授在跟記者談到CPI下降與期貨價格關聯問題時,就呼吁決策者和經營者加大對大宗商品價格的重視程度,從源頭上把握市場信息。

  昨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4.0%,漲幅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此前一天發布的數據還顯示,10月份中國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6.6%,漲幅比上月回落2.5個百分點。“自8月以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跌得很快,10月份達到月度最大跌幅,所以中國PPI回落速度也隨之加快,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傳導到了CPI,”一名業內人士表示,其實物價的走勢在大宗商品暴跌開始的時候就大體奠定了,“由于有滯后性,10月的商品暴跌不出意外將使得CPI等數據在未來幾個月進一步走低。”

  商品暴跌將進一步傳導至物價

  業內人士表示,在國際金融、經濟形勢動蕩對需求預期的沖擊下,國際市場油價及大宗商品價格未來仍有回落的空間,PPI仍將繼續回落,從而降低我國輸入型通貨膨脹的壓力。因此,未來隨著同比基數的上升,四季度及明年上半年CPI仍有較大幅度下降的可能。北京工商大學證券與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表示,由于期貨到現貨價格的傳導還有一定周期,11月和12月的物價或將繼續降低,“全球經濟下滑,商品價格下跌,狙擊了通脹的危險。”

  “CPI降低到4.0%,絕對跟期貨市場的前一陣暴跌有關,”著名金屬分析師陸承紅表示,雖然CPI數據有其自身結構和特點,但顯而易見的是,銅、大豆、豆油的價格大幅下降,一方面通過農產品價格的直接下挫對CPI產生了重大影響,另一方面也通過PPI傳導到了CPI上。

  統計顯示,10月份原油與金屬的出廠價格跌幅最大。原油價格出廠價格10月份漲幅只有11.3%,漲幅比9月份回落14.3個百分點;普通大型鋼材價格上漲22.3%,漲幅回落11.8個百分點。 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出廠價格同比下降9.8%。其中,鋁下降7.5%,銅下降16.9%,鉛下降22.7%,鋅下降39.7%。這一系列基本材料的降價,也正是從8月份期貨市場暴跌所引發的。

  “舉個例子,鋼絲繩的原料盤條價格,從7000元/噸降到了3000元/噸,可想而知其他工業產品的出廠價也都有巨大下降。”陸承紅表示,雖然PPI的結果涉及幾十個行業,較為復雜,但可以肯定,基本金屬的大幅下跌對于這一數據的拉動是很大,而通過PPI又影響到了CPI。

  另外,農產品和輕工業品暴跌的傳導性更為強烈,大豆、豆油等期貨價格下跌過半,而橡膠、PTA的暴跌也影響到了汽車消費、服裝消費等。陸承紅表示,10月的商品暴跌目前還沒有傳導下去,“接下去還會有一個下壓的過程,11月的CPI或許會有更大的跌幅。”

  專家:重視期貨價格的預測作用

  目前,上下游產品價格漲幅都明顯回落,為宏觀調控政策的寬松和促進經濟增長提供了廣闊空間。一些有識之士呼吁,為了在決策上更有前瞻性和及時性,不應遲遲等待PPI和CPI這些數據,而是要根據期貨市場的日常變動做出應對。

  “生產經營者、宏觀決策者,他們對價格信息的獲取,還沒有從舊的計劃經濟信息系統中脫離出來,”常清說,市場交易每天都在發生,如果只是根據PPI、CPI等每月數據進行信息采集和決策,那是遠遠不夠的,“CPI可以說是最慢的,因為基礎價格要經過各種加工環節,比如說,期貨市場下跌好了之后,幾個月后才能傳遞到CPI上。”

  “期貨的價格傳導有滯后性,根據各個產業鏈的承受程度,或多或少需要兩三個月的傳導。”陸承紅表示,一般來說,農產品快一些,工業品時間更長。

  常清呼吁,對于決策者和經營者來說,CPI指數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大宗商品都跌了,CPI能升嗎?這是很顯然的關系。”而對于經營者和決策者來說,由于期價有一個傳遞周期,可能暫時還看不出物價的變化,但幾個月后就能反映出來了。“原材料跌得快,產品跌得慢,所以要重視決定性的基礎價格,將之作為決策的參照。”常清說。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響或涉及到的板塊個股: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Powered By Google 訂制滾動快訊,換一種方式看新聞

網友評論 更多評論

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