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農產品價格仍將維持高位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5日 03:08 21世紀經濟報道
孫雷 專家建言構建穩定、安全的農產品生產保障體系 未來一段時期,全球的農產品價格仍將保持在高位。這是3月24日閉幕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08年會上,與會中外專家趨于一致的判斷。 2006年以來,究竟是什么樣的背后推手在不斷拉高全球農產品價格?中國的食品價格上漲背后又有怎樣特殊的國情?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確保農產品供求平衡,構建穩定、安全的農產品生產保障體系? 農產品價格普漲的背后 “全球農產品價格不大可能在最近下降。”國際食品政策研究所所長喬馳·馮·布朗肯定地說。 布朗的依據在于,新生力量正在改變全球食品消費、生產和市場格局。從需求看,人均收入提高,消費偏好也隨著城市化和生物燃料的生產補貼發生變化;從供給看,農產品生產率增長緩慢、存貨量低、氣候的變化也極大影響了供給量。 布朗認為,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世界農業格局的失衡和農產品價格的飛速上漲。 其中,谷物類價格的上漲尤其顯著。從2000年起,小麥價格增加了超過三倍,棉花和大米的價格上漲也超過了兩倍。即使考慮美元貶值因素,價格上漲仍然很明顯。 世界糧食政策研究所的分析顯示,谷物類和肉制品的價格將要繼續上漲。大米、小麥、玉米的價格增幅在2015年前也將達到20%。牛肉、豬肉和家禽產品的價格預計也將在未來10年增長10%。 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韓俊提供的數據,2007年,我國CPI上漲了4.8%,食品價格的貢獻高達93%。1994年那一次嚴重的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幅度高達21.7%,食品價格的貢獻高達60%。 韓俊表示,在過去30年,中國有三次通貨膨脹的高峰,這三次高峰都與食品價格的上漲并存。不過,迄今為止,沒有一項研究可以證明中國這三次通貨膨脹高峰根源是農產品價格的上漲。 在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馬曉河看來,對中國而言,國際農產品價格上漲,助長了國內整體的漲價預期,是推動、促成相關產品漲價聯動效應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并不是全部原因。 “這次農產品上漲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馬曉河對本報記者說。 馬曉河分析指出,禽畜肉類、油料和大豆價格的變化啟動了本輪上漲的進程,這些產品價格長期低迷使得生產減少、產量下降。供給下降而需求旺盛,便形成了自發性漲價。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提高則是價格上漲的內在動力。 與此同時,隨著外出就業工資的不斷上漲和就業機會的擴大,投入于農業生產的勞動機會成本也在不斷擴大,農業雇工費用持續提高。馬曉河認為,這種心理成本和實際成本的不斷積累、上升,是推動農產品整體價格上漲的根本原因。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