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所16個期貨品種11個跌停(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9日 00:17 上海商報
吳君告訴記者,貝爾斯登事件可能引發期貨市場的連鎖反應,“投資基金是不會將資金放在同一個品種上的,在市場恐慌氣氛濃重的情況下,他們往往會進行關聯交易,以對沖方式來規避市場可能產生的風險。” 高預期 供求關系主導未來價格走勢 吳君認為,“雖然短期內投資氛圍可能會暫時主導投資者的投資行為,但是長期來看,能夠主導價格走勢的仍舊是供求關系。” 就拿農產品來說,今年的農產品牛市格局似乎已經注定。有報道稱,中國、印度居民對蛋白質攝入的上升、美國的乙醇生產,拉動糧食需求結構性上漲。新耕地又暫時無以為繼,軟商品牛市已經開始,甚至今年的農產品趨勢被稱為是農業通脹。 據了解,全球糧食已經連續6年供不應求,小麥、大米、玉米、大豆、油籽、肉類的庫存,都處于二次大戰以來的最低紀錄,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引起價格飆升。有趣的是,這一切并非作物欠收所致。來自倫敦國際糧食局的數據顯示,2007年全球谷物總產量達到16.6億噸,同比增長5.4%,是歷史上第二好年景。 分析認為,造成漲價的最大原因是需求的結構性變化,來自中國和印度的居民對蛋白質攝入需求出現較大增長。過去5年,中國肉類和乳類消費增長12%和22%,而全球其他地區的肉類消費僅增1.6%,乳類消費還略有減少。生產一克蛋白質,需要平均需要4克谷物飼料。中、印蛋白質需求的增加,導致谷物消耗大增。工業化同時帶來耕地的減少,農村青年勞動力的流失。另一大原因是美國制造乙醇。2007年,美國乙醇生產消耗玉米8500萬噸,是2000年的5倍多。美國(全球最大玉米生產國)所產玉米中有三分之一用于生物制油。可悲的是,一個人一年食用的玉米,僅夠SUV(多用途面包車)加油一次。玉米漲價,帶動農民將其他農地轉種玉米,其他作物供應減少,價格上升。此外,氣候因素對軟商品供求可能會有短期影響。 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農產品供應緊張在相當一個時期不會真正消除,這也就意味著農產品價格在未來將持續高漲。援引相關媒體的報道,“中國和印度對肉乳的需求勢必上升,全球油價難有大回落,美國減輕對海外石油的依賴的國策,不會因布什下臺而改變。歐洲還在大幅削減對農產品的補貼,會更多地從區外進口農產品,厄爾尼諾現象仍將持續。更嚴重的是,全球變暖可能使2020年全球作物產量比目前少六分之一”。這使更多分析機構認為,石油和工業品經歷過牛市后,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農產品將注定是牛市格局中最大的主角。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