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調控之手決戰糧油投機資金 誰主沉浮(3)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 14:09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推動國際市場農產品價格上漲的一個主要動力,是全球生物燃料產量大幅提升——從2000年的48億加侖增加至2007年的160億加侖,其中 90%的產量集中在美國、巴西、歐盟,這些國際上的主要糧食產區。美國用玉米,巴西用甘蔗,生產的燃料乙醇注入了汽車的油箱;還有就是巴西的大豆和歐盟的菜籽油轉化成了生物柴油。 大豆是國際糧食市場價格上漲向國內傳導的重要媒介,中國大豆消費對進口依存度高達60%,國內大豆價格必然緊跟國際市場走勢。這種情況下,中國的糧價調控日益困難,而大豆價格走高將導致大豆的比較效益高于玉米、小麥、稻谷等其他農產品,進而影響糧食市場供給,從而拉動糧價上漲。 不僅是糧價,中國大豆產業的困境在于,其已經成為糧食市場開放后,最先被國際資本攻陷的領域。 據了解,大豆產業在1996年就已經開始推向國際市場,現在來看,是受國際沖擊也嚴重。“洋大豆”以高出油率、低價格搶占了中國市場,使國內大豆種植面積大幅下降,最終消費的增長不得不嚴重依賴進口。 資料顯示,1995年以前,中國一直是大豆凈出口國,至2000年,短短5年時間,中國從一個大豆凈出口國淪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 而且在中國大豆壓榨行業,壓榨能力主要掌握在ADM(美國)、邦吉(美國)、嘉基(美國)、路易達孚(法國)、豐益(新加坡)、來寶(新加坡)等外資手中(見圖)。這些企業占全球油脂油料貿易量的80%以上,加工量的50%以上。 行業專家認為,正是因為大豆從原料到加工等環節外資占很大比重,因此一些企業推波助瀾,牟取暴利,也加速了中國糧價的上漲幅度。據了解,從2006年7月到2007年11月,國內大豆價格上漲90%,業內認為,價格的上漲幅度已經超出供需基本面的影響。 因此,一些專家建議,通過在國內做強一家大型內資大豆企業,不僅可以在關鍵的時候發揮平抑價格保障供給的作用,還可以制衡國際巨頭,防止其控制市場、操縱價格。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本刊記者:中糧集團或許正是實現這個目標的不二選擇,而且,中糧集團目前也有意參與國內大豆行業的整合。 據了解,目前,中糧集團正在一些市場容量龐大的地區作市場調研,準備擴大大豆壓榨領域的產能。 朱凱棟 樊婷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