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強內弱背后隱現期市博弈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8日 05:48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東證期貨 林慧 近期國際市場大宗商品期價全線上漲,不少品種甚至創出歷史新高,如國際原油突破百元大關,倫銅重上八千美元,CBOT黃豆漲至1500美分附近,連日膠也重新回至320日元一線。而對比鮮明的是,國內多數商品卻明顯滯漲。筆者認為,期市出現外強內弱并非偶然,這直接跟當前的宏觀面以及跟國內外投資者關注市場的角度不同有著密切關系。 對國際市場投資者而言,當前的關注焦點在于通脹以及由此可能帶來的部分地區新增消費需求的旺盛,從而帶動商品價格進一步走高。當前全球正面臨通脹壓力加大,且通脹領域正由基礎農產品類向工業品類轉化的趨勢。去年7月份至今,大豆和油脂類產品漲幅超過50%,玉米和小麥漲幅也接近20%。而在過去多年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大量的耕地被轉向工業用途,中國自有耕地數量日趨減少。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精細食品的需求又不斷上升,加上能源價格的暴漲,一些農作物開始轉向能源生產,進一步減少了食品類原料的供應。面對13億人口的糧食問題,中國在過去數年中開始轉向大量采購糧食類商品。 然而,經濟發展加快所帶來的環境惡化問題卻始終困擾著地球,氣候變暖所帶來的天氣惡化不斷考驗著靠天吃飯的農作物,厄爾尼諾現象加劇,使得近年來天災不斷,一場雪災最終促使原本已經供應趨緊的食物鏈進一步趨向緊繃,農產品價格再度上揚。雪上加霜的是,這次受影響的行業涉及方方面面。株冶、貴鋁、馳宏鋅業、羅平鋅電、江銅等全球知名的冶煉企業在內地產能受到直接影響,令國際基金大為興奮。在此之前,LME三月期銅已在高位運行了將近20個月,并一度跌破6500美元/噸,來自美國的負面消息不斷使得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產生較大預期,僅有中國的需求成為支撐銅價維持高位運行的唯一亮點。但即便如此,國際基金也從未放棄過在銅上面的等待,尤其是在即將迎來08年二季度中國銅消費高峰之際,基金的動作異常活躍。以這場雪災為導火索,國際銅價應聲而漲,但此時,國內的銅現貨并未出現明顯供應短缺的局面。 前面已經提到,農產品價格的上漲,有其基本面的因素。但國際銅價的上漲,則更多變成了一場博弈,是國際基金預期中國將會因為災后重建而導致對基本金屬產生新的購買需求。這場博弈在中國公布1月份CPI數據后表現更為明顯,當晚國際市場近乎所有的商品價格瘋狂上漲,原油站上百元,LME銅價突破八千,農產品更是再上一臺階。 不過這一次,國內投資者似乎表現相對理性,沒有盲目更隨。國內投資者注意到,物價上漲的趨勢并未改變,但正因為1月份CPI數據過高,投資者預期之前實行的貨幣緊縮政策不會在短期出現松懈跡象,政府對于物價調控的壓力將進一步加大。更何況近階段看,國內不少商品還沒有出現短缺跡象。于是就是我們前面所看到的,商品期貨市場出現非常明顯地外強內弱走勢。 短期看,外強內弱的走勢將不會改變,甚至部分沒有獲得基本面支撐的國際商品價格可能出現回落,比如基本金屬。但從長遠看,國內投資者更為關注供需基本面、關注商品屬性本身的這一行為,是否能夠最終戰勝一直在關注商品金融屬性增強的國際投資者,值得國內投資者關注。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