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興事件源于制度缺失 國內期市需落實監管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9日 02:00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我認為這基本上是由歐洲市場的一些制度缺陷乃至缺失造成的。” 海通證券高級分析師雍志強博士這樣分析近期發生的法興事件。 近期,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披露,一名期貨交易員在過去近一年時間里未經授權利用銀行資金進行非法衍生品交易,造成了49億歐元(約合71.6億美元)的重大損失。此次事件堪稱是世界金融市場由違規交易造成的損失最重大的風險事件。同時,這也給我國正在崛起的期貨市場帶來了不少監管警示。 雍志強從以下幾方面分析了制度缺失:首先,信用制度過于泛濫。信用制度雖是西方自由市場制度的基石,但歐洲的一些交易所基于傳統的理念以及競爭的需要,將信用制度過度地濫用于高杠桿效應的金融衍生品市場。(例如:歐洲的交易所允許客戶進行透支交易,客戶可以先下單,再補足保證金)這必然會帶來一系列嚴重風險事件。 其次是監管制度缺失。與美國以交易所、美國期貨業協會以及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為主體的三層嚴密監管架構不同,歐洲衍生品市場監管相對比較寬松,基本上以自律為主。如:英國的期貨市場實行二級監管。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負責提供期貨交易場所,確保期貨交易有序進行,并且為投資者提供適當的保護,LME的合規部負責監控市場和會員的持倉部位,用來分析市場形勢。也就是說,期貨市場的管理主要由LME進行,而英國金融服務局(FSA)負責監管LME會員。 “由于期貨市場的交易瞬息萬變,加上新品種層出不窮,歐洲這種建立在自律為主基礎上的監管模式,很容易讓期貨市場的監管淪為事后監管,而起不到防微杜漸的功能。”雍志強說道。 最后是內控制度不嚴,這也是幾次衍生品風險事件的共同特點。交易員往往既是下單員、又是資金管理員、也是風險控制人員,這是金融衍生品交易之大忌。 雍志強認為通過該事件,給目前正在發展的中國期貨市場的最大啟示在于:必須重視內控制度,監管須嚴格落到實處。“法興事件再次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鮮活的風險案例,提醒我們在發展金融衍生品時,始終要把風險管理放在首位。特別是企業的內控制度,以及我國目前期貨市場實行的中國證監會、中國期貨業協會、交易所等三級監管制度,一定要落到實處,切實消除任何可能釀成重大事件的風險之源,促進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長遠發展。”雍志強總結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