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新浪財經

期貨全行業盈利 各類機構爭搶地盤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2日 07:59 金牛財順

     剛剛過去的2007年,對于國內期貨公司來說,無疑是高速發展的一年。在這一年中,期貨市場成交金額突破40萬億元,與2006年相比幾乎實現了翻番。177家期貨公司分享了全行業增長所帶來的果實,業務量在短短的一年之內也近乎翻倍。

     與此同時,以券商、信托、外資為首的金融機構紛紛斥資收購期貨公司股權,多達數十家期貨公司控股權轉移至券商“手中”。至此,期貨公司“券商系”和“傳統系”兩大陣營逐漸形成。新生血液的注入不僅改變了期貨公司的經營理念,也改變了原有的生態環境,期貨公司層次體系開始豐富。

     “蛋糕”變厚 全行業高速增長

     2007年我國期貨市場共成交40.97萬億元,同比增長95.06%;全年共成交728460768手,同比增長62.06%。這兩項數據顯示出我國期貨市場交投空前活躍。另一項重要數據增則更能說明問題:期貨市場2007年年末持倉金額達2749.32億元,與年初相比增加了161%。這意味著期貨市場的存量資金同比大幅增加。

     水漲自然船高,2007年,我國期貨經紀公司全年代理成交金額超3000億的期貨公司共有25家,超5000億的有21家,突破1萬億的多達7家,中國國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甚至突破了2萬億大關。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2006年國內期貨公司的代理總額為20.80萬億元,2005年僅有13.25萬億元;2006年,全年代理總額超3000億元的期貨公司共有20家,而在2005年,這一數字不過區區6家;2006年,8家公司代理額超5000億元,僅有中國國際期貨一家突破1萬億元大關。

     無論是2006年還是2007年,排名前十的期貨公司代理成交金額均占市場總額的31%。換句話說,2007年期貨行業實現了全行業增長,排名靠前的大型期貨公司并不是依靠搶奪小型期貨公司的市場份額實現擴張,而是完全憑借自身力量開辟了新的市場份額,期貨市場的“蛋糕”真正變大。

     記者從一些期貨公司處了解到的情況也對此做了印證:代理成交金額位居前五之列的某期貨公司去年下半年8月份開始,單月利潤接近1000萬元,全年利潤近六千萬;某中型期貨公司的業績同比也出現大幅提升,全年利潤從2006年的400萬元左右,猛增至1000萬元。

     券商外資信托“搶購”

     期貨公司金融企業地位初定

     在管理層的引導下,2007年券商對期貨公司進行了全面收購,期貨公司迎來了一輪增資擴股高峰,期證聯姻成為潮流。

     管理層規定,絕對控股一家期貨公司的創新類券商允許在未來開展股指期貨的IB業務,這令券商收購期貨公司的興趣大大增加。據統計,截至2007年末,包括中信證券(600030行情,股吧)、海通證券(600837行情,股吧)、招商證券、國泰君安等在內的29家創新類期貨公司基本都完成了對期貨公司的收購;而包括財通證券、浙商證券、華西證券在內的規范類券商也紛紛動手,未雨綢繆地參股或是控股了一批期貨公司。

     隨著券商主動出擊,期貨公司普遍偏低的注冊資本得到了大幅度的充實。證監會2008年1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12月,國內期貨公司平均注冊資本額約為4824.9萬元,逼近5000萬元;而2006年此項數據僅為3500萬元左右,短短一年之內,期貨公司平均注冊資本增幅達37.9%。在所有登記在冊的177家期貨公司中,注冊資本達到或超過1億元人民幣的已經多達26家,占比14.69%;其中,券商控股或者參股的期貨公司多達16家,占比61.5%。

     除了“券商+期貨”的主流模式外,期貨公司還在嘗試其它的組合。摩根大通聯手中山期貨、東方匯理金融參股中信期貨,以及外貿信托參股冠通期貨被看作是極具參考價值的案例。當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期貨公司引入券商等金融機構所付出的代價就是交出經營權,“改旗易幟”后的期貨公司大多冠以券商的名字,一些曾經在期貨市場上混跡多年的老公司就此消失。

     值得欣慰的是,在此輪收購熱潮中,期貨公司作為現代金融企業的地位終于得到市場的初步認同,多家期貨公司股權拍賣出現溢價收購,期貨公司、尤其是優質期貨公司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發展之路任重道遠

     盡管期貨公司在2007年進步迅速,但發展之路依然任重道遠。

     目前我國期貨公司的盈利模式還較為單一,90%以上的收入來源于客戶交易產生的傭金,以及保證金存放所產生的利息收入,期貨公司主要的功能是“跑道”。因此,客戶資金量、交易次數的多寡對期貨公司而言舉足輕重。期貨公司亟待擴展盈利途徑。

     另外,從目前來看,國內期貨從業人員數量遠遠不夠,期貨市場受關注程度明顯偏低的情況也仍然存在。以券商為首的金融機構重組期貨公司后,首當其沖的問題就是擴充實力。營業網點稀少是困擾期貨公司多年的痼疾,開設更多的營業部,招聘更多的從業人員成當務之急。而這顯然需要大量人才的加入。

     高薪挖角傳統期貨公司成為了最簡單實用的招數。為應對新來競爭者的“銀彈攻勢”,傳統期貨公司迫切希望做大做強,力爭不在網點數量和客戶數量上落后于人,而這勢必導致期貨公司陷入群雄逐鹿的混戰局面。黃金期貨和股指期貨推出后,期貨公司之間的拼爭可能還會進一步升級。全行業競爭的結果究竟是導致共同發展,還是呈現虛假繁榮,目前還不得而知。

【 新浪財經吧 】
Powered By Google
·《對話城市》直播中國 ·新浪特許頻道免責公告 ·企業郵箱換新顏 ·郵箱大獎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