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油價被美元俘虜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7日 05:46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本報記者 胡東林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最近一次會議決定維持現有原油日產量不變,這讓之前普遍預期將達成增產決議的各方頗感意外,然而接下來的油價走勢更讓人們大跌眼鏡——按理說,市場增產預期受到打擊,再加上美國原油最新庫存數據超乎預期減少,原油價格應該報以上漲;然而事實恰好相反,截至北京時間昨日20:00,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原油1月合約期價延續跌勢,報于86.03美元/桶,再度下跌1.24美元。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在油價背后作祟呢? 一般而言,油價的漲跌原因牽涉到方方面面,其中,原油自身的供求狀況、地緣政治變化以及投機基金的興風作浪都和其緊密相關。然而在美國能源部5日公布截至11月30日當周原油庫存下降800萬桶(預期為下降70萬桶)之后,市場反應的冷淡已經向人們宣示,油價下跌的推手并不在此。確實,在北半球冬季取暖油消費高峰期即將來臨的背景下,油價仍一反常態明顯下挫,來自供需方面的理由并不充分。 那么,以往屢屢應驗的供需法則為何這次就失靈了呢?透過油價背后,我們儼然可以看到,操縱近日油價漲跌的幕后之手已由原來的供需關系變成了美元,換句話說,油價已經被美元所俘虜。這一點我們可以結合二者走勢圖來看:在歐佩克公布維持產量不變的當日,美元指數即現反彈之勢,6日更大幅跳空高開一路上揚,截至北京時間昨日20:25,已報于76.78,較4日收盤75.68大幅超出了1.09。 當然,原油的短期表現并不足以推翻供求決定價格的黃金定律,而事實上,美元走勢之所以能夠令近期油價俯首帖耳,也離不開原油市場供需所決定的基本面。據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統計數據,隨著需求增加,全球原油日產量也在上升;而由于需求旺盛,加上產油國剩余生產能力有限,國際市場原油供求平衡依舊脆弱,在這種狀況下,原油市場很容易因某些風吹草動而掀起波瀾,更遑論作為其標價貨幣的美元了。 美元之于油價的影響人們已是老生常談,然而大家卻更習慣于將美元貶值和油價高漲聯系起來:美元持續貶值,這使得油價相對于持有歐元等其他貨幣的投資者而言變得更為“便宜”,這部分投資者也開始大量買入原油合約,從而導致價格上漲;另一方面,投機基金利用這一機會對油價大肆炒作,進一步抬高價格,這更大大強化了美元波動對于油價的威力。而反過來看,一旦美元出現反彈,油價下挫同樣是理所當然。 實際上,歐佩克為何堅持不增產也可以在此找到部分原因:由于主要產油國均以美元作為原油出口的結算貨幣,而用歐元支付從歐洲進口的商品,在這種貿易格局下,海灣國家雖然實現了高額財政盈余,但受美元對歐元比價不斷下挫的影響,進口成本加大,導致國內通貨膨脹率普遍上升。堅持原油產量不增加有助于支撐高油價,并將油價增幅中的很大一部分用于彌補美元貶值所帶來的經濟損失。 油價漲漲跌跌牽動各方神經,需要注意的是,在目前的供需格局下國際油價已進入一個“高位敏感區”,而美元長期貶值已為大家所認可,只要美元繼續疲軟,油價還將反復上升。在各方面因素綜合作用下,原油價格沖破每桶100美元大關將是遲早的事。 相關報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