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股指期貨時間表是否又一張股市調控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30日 08:22 解放日報
關于股指期貨何時推出的種種猜測和傳聞,已然成了當前股市運行的“風向標”——— 蔣婭婭 “11月15日公布股指期貨‘時間表’,12月28日股指期貨將上市交易”,這一傳聞顯然已經落空。據新華社報道,目前,有關股指期貨推出的方案的確已經上報,但股指期貨何時推出,還是沒有最后確定。 而當“時間表”傳聞再次落空,滬深股市便開始了在大盤藍籌股集體做空下的深幅調整。滬綜指一路震蕩走低,跌破5000點這一重要的心理關口;深成指也跌破了去年8月份以來從未摸過的120日均線。 “時間表”擾市場 目前,滬深股市的調整,有著自身的原因。在滬綜指連續走高,觸及6100多點的指數高位后,機構或投資者自然有逢高減倉、控制風險的需求。股指下跌回調不可避免。不過,股指期貨“時間表”的落空,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市場的波動。 此前,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表示,一定會提前公布股指期貨推出的“時間表”,而且會為市場預留一段時間以緩沖。在業內人士看來,所謂的緩沖,也就是給了機構一段時間來搶籌滬深300指數成分股,以在今后的股指期貨交易中擁有更多話語權。從某種意義上講,機構投資者積極買入權重股,會不斷拉升權重股股價,進而帶動大盤股指的走高。而一旦股指期貨推出了,由于之前權重股被拉高,本身存在回調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機構投資者們也正好可以借股指期貨的出臺,初試一番在滬深股市里做空股指賺錢的滋味。 盡管目前股指期貨推出還沒有“時間表”,但每每“時間表”傳聞聲起,滬深股市都會應聲而動。9月份以來,在證監會主席尚福林一句“股指期貨推出條件已基本成熟”的影響下,滬深兩市股指開始不斷創新高的行情,但值得一提的是,“二八現象”甚至“一九現象”成了市場主流。背后的原因很明顯,機構僅僅將資金投入到滬深300成分股上,尤其是工商銀行、中國石化等十多家最主要的指標權重股身上。在這些權重股上漲的帶動下,股指雖然飆升了,滬綜指甚至突破了6000點大關,創下歷史新高,但事實上,絕大多數個股股價卻是不斷走低,一些個股甚至出現了股價“腰斬”的慘況。 在機構積極備戰股指期貨時,“時間表”的落空無疑是個打擊。畢竟,在指標權重股股價短期被拉高后,已經積聚了較大的市場風險。一旦沒有股指期貨推出的利好支撐,風險就會逐步釋放。滬深股市從滬綜指6000多點下跌回調以來,指標權重股充當領跌主力。此間,兩市第一大權重股———中國石油上市,以每股48元的開盤價亮相后,一路下挫直至逼近每股30元左右,股價累計跌幅接近50%。遭遇打擊的不止是指標權重股,此前一路高歌的期貨概念股,如天利高新、美爾雅、弘業股份等,也處于這一輪調整股價跌幅榜的前列。 最佳時機何在? 近來市場言必稱股指期貨。在猜測和期待中,有關部門以及交易所關于股指期貨推出前的準備工作加速推進。 距離10月22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宣布批準10家期貨公司,成為首批會員單位僅1個多月時間,已有總共37家機構獲準參與金融期貨。與此同時,建設銀行、中國神華、中國石油的回歸,以及計入各類指數,當然包括滬深300指數,客觀上使得股指期貨的標底指數———滬深300,權重配置更加合理。這也從一個側面暗示了股指期貨推出步伐在加快。 到現在,“時間表”的公布,似乎已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關鍵是,什么才是股指期貨“時間表”推出的“東風”? 暫且不論,管理層擇機推出股指期貨,或許要考慮很多因素,僅從市場角度來看,股指期貨推出,更合適的時機傾向于股指的階段性底部。上海證券有關人士認為,股指期貨“時間表”一旦推出,大盤權重股必定會瘋漲,從而帶動股指大幅上揚。只有在一個相對低點推出,才不會加大市場泡沫,使得股指期貨平穩推出。也就是說,股指期貨時間表推出與指數的階段性底部可能會出現在同一個時間段。 申銀萬國分析師也指出,從盤面來看,自今年7月6日至10月16日期間的這波上漲基本結束,目前整個市場處于中期調整之中。但從個股來看,很多個股在9月中旬就進入了中期調整階段,不少個股已經下跌了25%至30%,目前的股價相當于滬綜指在3000點至3500點左右的價格,動態市盈率在30倍至40倍左右。股價繼續向下調整的空間可能比較有限,從調整時間上來看,這波中級調整很可能在今年底明年初結束。因此,今年底明年初將是滬深300指數期貨推出的最佳時機,這個時間點上,在市場調整結束后重拾升勢初期推出股指期貨,管理層不用擔心滬深300指數期貨推出初期造成市場下跌,面臨的壓力無疑要小得多。 自上周以來,權重股走勢持續偏弱,滬深兩市成交量不斷萎縮,兩市總加僅1000億元左右。另一方面,基金等機構,甚至大多數散戶并未急于抄底,而是不約而同等待筑底成功時,發布的股指期貨“時間表”來發起沖鋒信號。 又一張“調控牌”? 股指期貨“時間表”懸而未出,但卻無形中成了市場的調控工具。今年下半年以來,每一輪大盤藍籌上漲帶動下的指數快速上漲,都伴隨著股指期貨“時間表”的傳聞。相反,傳聞一次又一次被澄清,則是市場下跌調整的開始。 雖然,來自權威部門的“提前告知市場‘時間表’”一說,是為了給市場以緩沖,以避免股指期貨的突如其來,給市場造成大的波動,但是,僅僅這一個呼之欲出卻仍不見蹤影的“時間表”,已經成為影響投資者心理的重要因素。正如,前不久,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出席一個論壇時公開表示,股指期貨推出的條件已基本成熟。這一句話,是否意味著股指期貨即將揭開神秘面紗?但事實證明并非如此,條件成熟并不意味著時機到來,何時推出仍是未知數。且不說,權威人士的某些言論是否是“說者無意聽者有意”,但諸如此類有關股指期貨及其推出“時間表”的表述時常見諸報端,已成為調控市場的一個有效工具。 不止是股指期貨推出的“時間表”的調控效應,目前,滬深股市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行政的調控。股市本身就是一個預期的市場,任何一個市場都存在政策調控的因素,如利率、稅率的變動等,但在成熟的資本市場,這種調控政策是否出臺,是可以用市場指標來測算的,因此,也是可以預期的。在這種前提下,市場會提前作出反應,實現自我調控。 同樣是政策調控市場,業內人士認為,滬深股市要對政策作出相對準確的預期,依然很難。如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的突然調整,令市場措手不及,導致了“5·30”的大跌行情。不僅如此,業內人士還透露,前段時間以來,管理層憑借著對基金和股票發行的審批權,一邊不斷地發行新股,尤其是大盤股,另一邊則嚴控新基金發行,來強行改變市場供需的平衡狀態,導致了市場的下跌。同時,近一段時間來,為控制市場資金,有關部門還對基金公司進行了“窗口指導”式的調控,進一步導致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逆轉性變化,加劇了市場的持續暴跌。 再回到股指期貨,作為市場風險對沖工具,其在本質上就是一種市場自我調控實現平衡的工具。真正發揮股指期貨對市場的正面影響力,需要一個健康成熟的現貨市場。因此,有關人士認為,在滬深股市依然存在一定的行政干預的前提下,推出股指期貨,或將成為又一張市場的“調控牌”。 相關報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