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期貨訂單助推農村經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4日 10:12 中國產經新聞
本報記者 王少杰 左振乾報道 《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改變農民“散、亂、弱”的局面,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從而形成聚合效應是助推農村經濟加快發展的必由之路。 有關專家認為,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將為農業提高國際競爭力和發展現代農業注入強勁動力。而有效推動“小規模、分散化”家庭經營的農戶與市場、生產與技術、政府與農民之間建立密切聯系,也將加快農業走向產業化、專業化和規模化步伐。 記者在走訪山東、河北等地時發現,塑有“廚具之都”稱號的山東博興縣和“五金之鄉”稱號的河北南皮縣,兩地在經濟產業化發展道路上可謂齊頭并進。然而,兩地乃至全國大部分縣域經濟均存在地方產業過度分散生產與經營問題。在兩地大大小小的廚具、五金等“家庭式”加工企業不下數千家,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從事此行業,每戶都有自己的老板并整日為自己和鄰家產品相當貨源尋找買家。由于當地市場需求處于飽合狀態,迫使“小作坊”式的老板們為發展而需要尋找到外界市場,但由于獲取信息與銷售能力有限,出現了產品價格過低與大量貨存積壓,從而使一些經不住市場行情波動的“小作坊”瀕臨破產。本應在當地是一條極具發展潛力的產業化道路,由于受當地小農經濟意識的影響,不能有效地組織起來,使產銷形不成規模而最終導致產業發展滯后。 記者在山東壽光、河北青縣等地也發現:地方政府在提高當地農民組織化程度方面做了大量細致可行的工作,摸索出了一條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模式。地方政府通過一系列的創新舉措,有效地突破了農戶規模小、數量多、生產分散、直接參與期貨市場存在的諸多問題,通過“公司+農戶,期貨+訂單”的模式,借助龍頭企業或中間組織,以訂單的方式把小農戶整合在一起,化零為整,使分散的農民也能夠利用期貨市場保值避險。 期貨訂單將訂單農業與期貨市場緊密結合,可以很好地解決訂單農業的風險補償難題和農民組織化程度低的問題。一方面,期貨訂單的作用機制是利用訂單農業的組織功能,將分散農民聯合起來進入市場,從而實現農業小生產與大市場的對接。另一方面,期貨訂單以期貨市場的風險管理和市場引導機制,利用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機制和履約擔保機制,化解由于糧食市場價格變化、訂單合同不履約帶來的雙重風險,這種風險補償功能能夠解決農民過于擔心訂單農業中的風險問題,鞏固訂單農業的組織功能。 有關專家認為,由生產、經營同類產品的農民、組織或其他相關人員自愿組織起來,在信息、技術、資金、加工、儲運、購銷等諸環節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自我約束,最終可以幫助農民安全、低成本地進入市場。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