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豪賭股指期貨 期貨經紀公司正考慮海納人才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1日 05:33 中國證券報
本報記者 李中秋 上海報道 市場對股指期貨的良好預期,加速了券商收購期貨公司的步伐。但就在不少期貨公司尚為股權轉讓事宜犯愁時,另一些期貨公司已經將目光瞄準到人才儲備上。 記者日前從華聞期貨獲悉,截至8月底,該公司的員工從年初的40人增加到80余人。華聞期貨總經理李鋒透露,“到今年底,我們的員工還將在此基礎上再翻番,達到160余人的規模,引進的人才基本上來自券商、基金和社保機構的專業人員。” 此舉是否有“豪賭”股指期貨之嫌?對于上半年盈利僅6000萬元的期貨行業來說,能承擔起人員上的龐大開支嗎? “為什么作出如此安排?我們主要是考慮到金融期貨可能帶來的業務量的大幅增長。我覺得不是賭博,我們做過很深入的測算。全球來看,股票市場的規模和股指期貨市場規模基本是1:1的比例。這個比例在亞洲國家更高一些。比如,日本、韓國的規模都是股票現貨市場的2.5倍,印度的比例是5倍,”李鋒說,“而目前商品期貨市場是A股市場零頭。如果未來面對‘再造一個證券市場’這樣一個市場,目前的人員規模是遠遠不夠的,期貨公司面臨人員壓力將非常大。” 有統計顯示,目前全國持牌照的期貨從業人員只有7000多人。如果去掉約2000余人的“本本族”,真正的期貨從業人員僅有5000余人。業內人士認為,期貨行業的人才儲備明顯不足。 當前,缺乏金融期貨業人才已成開展股指期貨新業務的軟肋。中國期貨業協會近期舉辦的股指期貨培訓師班、分析師培訓班,均人滿為患。上海舉行的上述培訓超過原定限額,擴招70名后依然爆滿。為此,中期協決定10月中下旬在深圳、大連增加兩期培訓班。 不過,對于滬深300指數期貨的前景,境外機構并不過于樂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執行副總裁Christopher Malo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在初期推出產品時更注重穩健性和安全性,市場對于滬深300指數初期交易量的期望值不應該過高”。而根據國際成熟股指期貨的經驗,一個品種一般會在1年后才能體現出較大的交易量。 相比之下,一些期貨公司卻仍在為尋找股權合作方而煩惱。上海某期貨公司負責人向記者透露,“我們還在考慮與股東簽訂股權轉讓協議等事宜,不過金融期貨事業部引進人才也有所考慮,目前增加了4-5人”。 據李鋒介紹,目前華聞期貨的注冊資本已經達到1億元,各項財務指標均可滿足未來中金所全面結算會員的要求。為此,公司將主要經歷全部集中到開發金融期貨業務中,公司可謂是全民皆兵。“當項目需要的時候,金融事業部的人可以調動公司其他資源。”李鋒說。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大量吸納人才提高運營成本并不可取。金瑞期貨總經理姜昌武表示,“當年深圳創業板上市的時候,把很多企業拖跨了。萬一股指期貨業務量起不來,很多資金投進去,不是風險很大嗎?所以我們一定會考慮公司的后續經營問題”。 姜昌武認為,從短期來看,股指期貨上市對期貨公司的貢獻不會太高。“從別的新興市場發展看,達到與現貨市場相當的規模,基本上要1-3年的時間。這就是說,如果在股指期貨初期,公司規模發展太快,對公司的未來可能會是災難性的,這個壓力太大了。”姜昌武說。 李鋒表示,每家公司對市場的判斷是不一樣的,目前絕大多數期貨公司都在考慮重組和引進新股東,待重組結束之后,應該也會進行人員擴充的。“雖然壓力很大,但我們是基于對這個市場的判斷,為了留住核心團隊才這么做的。”李鋒表示。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