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10月10日訊
據新華網消息,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向媒體通報,海鑫鋼鐵破產重整計劃已正式獲得通過。
21世紀經濟報道9月9日曾報道,海鑫鋼鐵破產重整已進入最后階段,運城政府方面要求,“海鑫集團要在9月最后期限內完成重組,而接盤方可能為國內第二大民營鋼企建龍集團。”9月28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方了解到,接盤海鑫的正是建龍集團。
重整案曲折落地
“重整計劃確實已經通過了,中院做出的裁定,海鑫已正式移交給建龍那邊接管了,具體的復產計劃請與建龍方面聯系咨詢。”
9月28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運城市聞喜縣政府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確認,目前海鑫重整案已經正式獲得通過。
位于山西運城市聞喜縣的海鑫鋼鐵曾經輝煌一時,該公司曾是山西省內規模最大的民營企業,也曾是國內第二大民營鋼企。受鋼鐵產能過剩、市場不景氣、金融部門抽貸及管理不善等因素影響,海鑫集團于2014年3月19日被迫全面停產。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4年11月12日正式裁定受理了海鑫集團重整申請。
在鋼市寒冬,誰能接盤瀕臨破產的海鑫,一直是業內關注的焦點。2015年以來,鋼鐵圈內曾先后傳出山西立恒、敬業集團、山西太鋼、德龍集團等多家企業有意接盤的消息,但隨后均因海鑫債務負擔過重而沒了下文,海鑫重整案也一度陷入僵局。運城政府不得不在今年4月30日第二次公開發布戰略投資人招募公告。
2015年5月28日,海鑫破產重整案召開了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參會的752家債權人申報的債權總額約為233.6億元,而根據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報告,截至2014年11月12日,海鑫鋼鐵集團經審計后的總賬面資產僅為59.66億元。
山西省、運城市及聞喜縣政府方面均希望救活海鑫。在各方協調推進下,建龍集團被傳為最有望接盤海鑫的“救命稻草”。
21世紀經濟報道在7月報道中曾提及,“建龍集團已跟海鑫破產管理人方面簽署了框架協議。”中國經營報8月也報道稱,“根據初步協議,建龍集團將以控股子公司吉林建龍為主體,認繳對海鑫鋼鐵集團出資額25億元,由此海鑫集團成為吉林建龍的全資子公司。”
根據上述協議,建龍集團要為海鑫重整提供償債資金支持。重整完成后,海鑫鋼鐵集團將更名為“山西建龍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一位海鑫破產管理小組人士在9月初曾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目前海鑫重整案進展還算順利,如果不出意外,運城官方近期將有望公布最終的結果。”而聞喜縣相關負責人在內部會議上也明確提出,“海鑫集團要在9月最后期限內完成重組。”
9月25日,運城中院向新華網發布通稿稱,山西海鑫鋼鐵集團破產重整計劃正式獲得通過。
通稿稱,今年9月10日,海鑫集團召開第二次債權人會議。9月22日,在公證部門的現場監督公證下,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海鑫集團重整管理人對債權人表決情況進行了統計。
表決結果中,財產擔保債權組、稅款債權組、職工債權組、普通債權組、出資人組均表決同意海鑫集團重整計劃草案,即各表決組表決人數過半、表決金額超過三分之二同意海鑫集團重整計劃草案。
其中,普通債權組有表決權的債權人共981家,所代表的債權總額為197.07億元。出席本次債權人會議的普通債權人共916家,經過表決,對重整計劃草案投贊成票的普通債權人共793家,占比86.57%;本組所代表的債權金額為138.08億元,占該組債權總額的70.07%。
按照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海鑫集團重整計劃將予付諸實施。
建材生產線有望率先復產
值得注意的是,在運城中院的通稿中,并未透露目前接盤海鑫的戰略投資人身份及重整計劃中的投資金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運城市政府、聞喜縣政府和運城中院網站上,未能尋找到此次通過的重整計劃或相關通告信息。
按照此前媒體報道,建龍將為海鑫重整提供償債資金支持,以控股子公司吉林建龍為主體,認繳對海鑫鋼鐵集團出資額25億元。
數月來,建龍集團官方對海鑫重整案諱莫如深。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28日及此前多次致電及短信采訪建龍集團某高層人士,但其均未回應。28日下午,記者致電吉林建龍鋼鐵公司,該公司辦公室一位負責人稱,山西海鑫重整的事宜均由建龍北京總部在跟進,其并不知情。
建龍集團官網資料顯示,北京建龍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建龍集團”)是一家集資源、鋼鐵、船運、機電等新產業于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集團經營的產業涵蓋多種資源勘探、開采、選礦、冶煉、加工、機電產品制造等完整產業鏈條。2014年建龍集團實現銷售收入752.4億元,利潤總額11.66億元,總資產規模達到807.09億元。
業內專家徐向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盡管建龍相比一些國有鋼企體量不算很大,但在國內民營鋼企中位列第二,2014年全年粗鋼產量大約1526萬噸,產能僅次于沙鋼,資金實力非常雄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得的一份內部材料顯示,建龍集團已對海鑫的重組及復產做出了時間計劃表。
材料顯示,按照建龍集團的整體規劃,首先將對海鑫鋼鐵的組織機構、崗位設置、薪酬體系重新設計,梳理供應銷售渠道,準備產前物資,根據生產計劃安排,對相關人員配置及培訓。此外,將對海鑫的各個生產線的設備進行全面檢修、改造環保設備等。
正式復產將分2個階段實施。在2015年底前,將率先啟動建材產品的生產線復產;待建材產品經營平穩后,將結合市場情況,計劃2016年底啟動板材生產線的復產。
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在當前全球鋼鐵市場需求放緩,國內鋼鐵產能過剩、鋼企融資困難、鋼價一路走低及環保壓力等多重挑戰下,建龍作為一家民營企業,最終能否順利拿出20多億資金挽救海鑫,仍然存在懸念。
雖然與25日點火的寶鋼湛江鋼鐵項目分屬國企、民企不同領域,但新的“山西建龍鋼鐵”也是一出生就面臨著嚴峻的市場寒冬,可謂“生不逢時”。
2015年上半年,中鋼協納入統計的百家大中型鋼企營收1.5萬億元,同比下降17.9%;利潤總額16.4億元,但主營業務虧損216.8億元,增虧167.68億元;虧損企業43戶,占統計會員企業戶數的42.6%;虧損企業虧損額185.5億元,同比增長98.5%,7月份虧損面已超過50%,進入最困難狀態。
“湛江鋼鐵這個時候投產正趕上市場非常嚴峻的時刻,盡管有著寶鋼行業領先的管理經驗和有利的地理條件,但肯定也會受到大環境影響。”徐向春認為。
而屬于民營企業的海鑫鋼鐵,比起湛江鋼鐵,更多了債務壓力、環保設備不足等劣勢,即便其年底前復產,也很難在短期內盈利。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