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過了一年,中國鋼鐵企業又將陷入“虧損”境地。
“上周鐵礦石漲勢明顯,各品種價格普遍較春節前上漲60~100元/噸。”昨日(3月1日),聯合金屬網鐵礦石分析師胡凱說,“上周三大礦山公司及印度礦山現貨市場異常活躍,鐵礦石價格漲至2008年9月以來20個月最高點,按目前的原材料成本計算,鋼企無錢可賺。”
或許正因如此,面對漲勢洶涌的鐵礦石價格,河北鋼鐵(000709,股吧)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鋼鐵(000709,股吧))向工信部建言,國內大型鋼廠聯合出資設立“國家礦業資源聯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礦業公司),鐵礦石進口統一交給該公司,以提高議價能力。
鋼企:基本不賺錢
春節剛過,成都某鋼廠銷售負責人憂心忡忡。“去年同期,成都建筑鋼材庫存只有38萬噸,而現在的庫存量猛增至55萬噸,這是成都歷史上的最高庫存。”然而,與此截然相反的是“目前下游需求毫無起色”,如何消化這么高的庫存量成為壓在眾多鋼廠銷售負責人心上的石頭。因此,該負責人不得不親赴一線跑動,跟蹤客戶需求。
更嚴峻的是,近期鐵礦石現貨價格的猛漲令鋼企雪上加霜。聯合金屬網大宗商品監測數據顯示,上周(2月22日~2月28日),鐵礦石極為活躍,漲勢明顯,各品種價格普遍較節前上漲60元/噸~100元/噸,三大礦山公司及印度礦山在現貨市場也異常活躍,63.5%印度粉礦成交價格突破140美元/噸,創下自2008年9月以來20個月新高。
“以這一成本計算,目前國內鋼廠基本不賺錢。”胡凱說,倘若鐵礦石現貨價格突破140美元/噸,鋼廠普遍性虧損不可避免。據了解,國內部分鋼廠的毛利已經降至50~100元,倘若算上其他的費用,鋼廠只能保本。
或許正因如此,河北鋼鐵集團一高管透露,該公司已向國家工信部建議,由該部牽頭組織國內大型鋼鐵企業成立一家“國家礦業公司”,并且可先由國內16家千萬噸規模鋼廠投資參股組成,對鐵礦石統一進行采購和投資,然后根據股權比例對鐵礦石進行分配,每年鐵礦石采購量可達2億噸左右,采購金額在500億元~1000億元,以此提高與三大礦山公司談判的籌碼。
河北鋼鐵外宣部門一位負責人昨日表示已關注此事,但因無法聯系上領導,沒有更多的細節可透露。至記者截稿,該負責人未對上述說法做進一步說明。
業內:加快整合鋼企
河北鋼鐵的“建議”昨日引來業內關注。“包括國內很多媒體今天也打來電話,向我們打聽此事。”前述河北鋼鐵外宣部門負責人說,但目前他們還未查明是哪位領導在何種場合透露的上述消息。
同屬于中鋼協成員的武鋼集團一位部門負責人昨日也表示,他已關注到此事,在電話中沉默了一陣后,他直言此事不方便表態。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出的“武鋼倡導以何種方式解決鐵礦石進口難題”,該負責人亦未表態。
“70多家鐵礦石進口商要想擰成一股繩,談何容易?”四川一位鋼企銷售負責人說,不少鐵礦石進口商可有5%的進口代理費,“憑什么鋼廠不賺這筆錢?”在該負責人看來,眾多鋼廠的利益難平衡,這一關鍵問題不解決,成立“國家礦業公司”的可能性就為零。
“這種聯合對外的行為本身可能跟WTO規則相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鋼鐵界人士說,除河北鋼鐵提出的設想外,還未聽說國內外有過類似的做法。“河北鋼鐵的設想殘留計劃經濟色彩,一項本應單純的商業行為不應將國家職能機構扯進去。”
“未來鐵礦石可能繼續走高,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要整合下游鋼企生產企業。”胡凱說,倘若將下游鋼廠整合,使之數量大大減少,就能提高其議價能力。(每經實習記者張國棟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