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大豆市場回顧及2010年展望
一、2009年大豆市場回顧
(一)、2009年大豆期現價格走勢回顧
與2008年的行情相比,2009年國際大豆市場走勢相對平穩,沒有08年的大起大落。盡管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價格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波動,但沒有出現長期的單邊走勢。國內的托市收購政策影響了國際大豆的供需格局,國內外價格也幾度失去了聯動性。從全年CBOT和國內連盤的走勢來看,美豆呈箱型的震蕩整理態勢,而國內大連大豆期貨價格呈現在人們面前的則是震蕩攀升的態勢。
從國內外大豆市場2009年的走勢看來,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9年1、2月份
2009年年初,金融海嘯的余音還未消退,CBOT大豆再次回到跌勢之中。而2008年底國內實行的大豆托市收購政策,也對國內大豆價格起到了明顯的支撐效果。但是,大量的收儲以及不斷走低的美豆價格,卻使得國產大豆價格相對進口大豆價格顯得偏高,從而出現了近幾年罕見的內外盤倒掛的現象,國內連盤大豆期貨價格遠遠要強于CBOT大豆價格。
2月底,美盤大豆幾乎二次試探2008年12月的低點,而內盤同期雖也有所下跌,但距離前期低點甚遠。但國內的收儲最終還是使外盤受惠,較大的內外盤價差使得國產大豆基本退出壓榨領域,這也是接下來出現“中國需求”推動美豆價格上行的主要原因。
第二階段:2009年3-5月份
隨著世界各國救市措施的陸續展開,世界經濟逐漸回暖,原油價格穩步反彈,避險需求的美圓指數也因風險暫時過去加之美國大量注入的流動性,引發了市場的拋售,導致美圓指數下跌。同時,在南美減產和美豆庫存降低的炒作下,美豆期價強勁走高,期價自830美分/蒲式耳沖高至近1200美分/蒲式耳,漲幅高達45%;在這期間,國內連盤大豆價格則遠遠弱于美盤大豆價格,維持在3500元/噸一線震蕩,至5月下旬漲至3800元/噸。
第三階段:2009年6、7月份,
國內大豆供應短時間內較為充足,在這種情況下市場預期龐大的國儲大豆可能進行拋售,而相對廉價的南美大豆將逐漸進口上市,后期中國可能減少對美國大豆的進口量。更為重要的是,生長期良好的天氣使得天氣炒作不能如期進行,后市大豆市場將面臨著龐大的供應。面對這種情況,內外盤大豆雙雙高位回落。
第四階段:2009年8-12月份
隨著大豆收割季節的到來,美豆創紀錄的單產一直成為市場上漲的阻力,但是全球經濟的復蘇,美元的貶值卻給大宗商品價格帶來了強有力的支撐,美豆價格在880-1100美分區間內震蕩前行;與美豆不同的是,國內大豆收割完畢之后,市場認為國家勢必再次出臺收儲政策來保護國內大豆產業和農民的利益。在良好的政策預期下,連豆期貨價格自10月底起步,連續攀升,更在收儲政策正式出臺后,強勢站上4000關口,創下年內新高。
自2008年國家以3700元/噸的價格進行收購以來,黑龍江產區大豆收購價格也朝著國家收儲價穩步走高。國家政策性大豆收購的全面啟動和展期,有效解決了黑龍江省農民余豆賣難問題,拉動了市場糧價逐步回升。而隨著2009/10年度大豆收割的結束,國家再次出臺收儲政策。國家的收儲提振了現貨市場價格,目前哈爾濱地區油廠收購價格已經達到3800元/噸。
從今年我國北方和南方港口進口大豆的分銷價格走勢對比來看,今年南方港口分銷價的波動幅度要略高于北方港口,最低在3000元/噸,而北方港口最低3100-3200元/噸。整體來看,今年的大豆港口分銷價平穩運行,特別是下半年,幾乎保持在3800元/噸附近。
(二)、影響2009年大豆市場走勢的主要因素
1、宏觀經濟對大豆市場價格的影響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貨幣供應量增長速度明顯超過了實際GDP增長速度,2009年全球流動性過,F象開始出現。尤其是目前以美國為代表的主要西方國家奉行的寬松貨幣政策,使得全球資本的流動性過剩問題表現尤其明顯。
由于國內外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較高,以及所預期的美元儲蓄利率依然保持低位,國際上的過剩資金和流動資本紛紛看好人民幣升值,因此大量涌入中國市場。2009年前三季度熱錢涌入規模達到219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相當于1.5萬億元左右。這樣大規模的熱錢涌入中國市場,加重了中國貨幣的流動性過剩。而流動性過剩的消化一般有兩個途徑,即通貨膨脹或資產價格上漲。從今年國內的CPI和PPI數據來看,11月CPI如期轉正,PPI降幅也在迅速收窄中,12月有可能轉正,因為已經連續幾個月出現環比正增長。09年以來通縮情形逐漸減輕,CPI、PPI季調環比趨勢先后于二季度轉正,通脹壓力在加大。
2、2009年進口大豆迅猛增加
今年以來,原油價格的上行也帶動了海運費用自低位反彈,國際糧船到中國口岸的海運費價格自20美元附近震蕩上揚。截至目前,美灣到中國港口海運費價格保持在66美元附近,而南美到中國港口海運費價格也在70美元附近。
上半年特別是第二季度,美豆的連續上漲加上海運費的大幅走高,進口大豆成本出現較為迅猛的增加,美豆到港成本自3100元/噸附近連續上行至5月份的4400元/噸一線,漲幅達38.7%。此后,美豆生長期良好的氣候環境使得打壓了CBOT大豆價格,美豆進口大豆成本跟盤下挫。與此同時,南美大豆雖集中上市,但產量并不能填補去年如此大的缺口。在這種情況下,美灣到港大豆與南美到港大豆價格出現分歧,在美灣進口成本跌至3400元/噸附近的時候,南美大豆進口價格卻一度突破4500元/噸。
由于國家的臨時收儲政策,導致國內大豆價格遠遠高出美灣進口大豆的價格,進口大豆價格優勢凸顯,本年度國內進口大豆迅猛增加。由于南美大豆供應幾乎耗盡,因而今年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出口大幅減少。2009年九月到十月期間阿根廷和巴西的大豆出口量比上年同期減少了7800萬蒲式耳。同期中國的進口需求一直非常強勁,進口的大豆幾乎來源于美國。中國海關統計數字顯示,2009年11月份我國大豆進口量為288.7萬噸,1-11月為3777萬噸,比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65%。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發布報告稱,中國2009年全年大豆進口料為4248萬噸,同比增504萬噸,增幅13.5%。
美國農業部的周度銷售報告顯示,2009/10年度迄今為止,美國對華大豆的銷售總量(已經裝船和尚未裝船的銷售量)為1824萬噸,比去年同期的1069萬噸同比增加71%。美國農業部預計中國2009/10年度大豆進口量為4100萬噸,并將將2009/10年度美國大豆出口數據上調了1500萬蒲式耳,為13.4億蒲式耳,這也是出口連續第四年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3、2009年國家產業政策
為了扶持大豆產業,保護農民利益,2008年底至2009年上半年,針對2008/09年度的國產大豆,國家連續六次下達收儲大豆計劃,共計750萬噸,其中600萬噸作為臨時儲備。
由于國家的收儲價格高于進口大豆價格,為了保護國內大豆產業和豆農的利益,針對國家繼續收儲2009/10年度國產大豆也成為了市場的普遍預期。然而面對2008/09年度龐大的儲備,如何消化也成了一個問題。為了消化這部分庫存,7月份開始,國家連續18次競價拍售臨儲大豆,但是計劃拋儲的841萬噸大豆,成交量卻不到14萬噸,成交率也僅為1.6%,加上195萬噸的國儲轉地儲,臨儲大豆的庫存僅消耗掉三分之一。雖然成交量不大,但也為后期出臺收儲政策提供了空間。
2009年11月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國家糧食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發布了《關于做好2009年東北地區秋糧收購工作的通知》,繼續在東北地區實行大豆臨時收儲政策,收儲價格為1.87元/斤。為了引導東北大豆壓榨企業入市收購,還對指定的大豆壓榨企業和中儲糧總公司一次性費用補貼0.08元/斤,南方飼料企業根據實際到貨數量(折合標準水份)給予0.035元/斤的一次性費用補貼。
本次東北秋糧收購補貼政策除允許相關糧油企業參與外,首次設立了價格補貼范圍,規定當東北地區市場價格回升到平均1.97元/斤(國標三等)以上時,中央財政停止補貼。
收儲政策的出臺,對于國產大豆而言,無疑是一個利好。由于不用再為國產大豆的銷售而過分擔心,多數市場人士看漲大豆價格,0.08元/斤的費用補貼,說明國家有意保護大豆現貨價格,從而保護農民利益。而對于中央財政適時停止補貼的上限,也表明了國家對于大豆價格的態度偏向積極,在出現大豆現貨價格高于國家收儲價的時候,不會刻意用政策予以打壓。
4、基金動態
從CBOT大豆總持倉和基金凈多對比圖來看,2009年第二季度基金大力增持多單,凈多一度達到近13萬張,而到第三季度凈多連續減少,幾乎回到年初水平。第四季度通脹預期以及豆類相對偏強的基本面,使資金再次進入大豆市場,基金再度發力,大量增持凈多單。截止到12月15日,大豆上基金凈多單已經由9月中旬的3.2萬手增至11.9手,增長了271%。
從歷年美豆CFTC基金凈持倉與期價的對比來看,一波大的上漲或者下跌行情總是伴隨著基金凈多單的大幅度增加或減少。從圖中可以看出,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底的這波牛市行情尤為明顯。而2009年亦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基金凈多自3月初的7000余手連續增加至6月份的近13萬手,這期間也帶動了美豆期貨價格自827美分一路上漲至1171美分。此后,基金多單開始出逃,凈多單連續下滑,回到9月份的3萬多張,CBOT大豆價格也因此回到了900美分以下。四季度資金再度流入大豆市場,而這種資金流入并未停止,隨著多頭資金的不斷流入,豆類期貨價格仍可能進一步沖高。
二、2010年大豆市場分析與展望
(一)、影響2010年大豆市場的主要因素
1、全球宏觀格局
09年12月以來,美元的強勢反彈使得大宗商品價格飽受壓力。迪拜債務危機的爆發,新興市場面臨風險的重新評估,資金出現回流美元資產的跡象。同時,由于美元并不具備長期低息環境,因此美元的主導因素回歸經濟基本面也成必然。
中國在2009年的迅速發展,得益于今年頭8個月GDP的26%的信貸擴張。目前,金融危機的洪潮已得到初步緩解,有關方面可能會就此進行調控,以防對資產價值和資產質量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最終導致全面的通脹,這使得中國在2010年仍將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
2、2009/10年度大豆供需格局
對于南美的供需情況,根據美國農業部的預估,2009/10年度的產量也較2008/09年度出現大幅的增長,其中預計阿根廷2009/10年度的產量達到5300萬噸,遠遠高于上一年度的3200萬噸;巴西2009/10年度產量6300萬噸,較上年度的5700萬噸提高了11%。
由于出口量和壓榨量沒有出現大幅度的增長,USDA也相應地上調了本年度的期末庫存量,預計2009/10年度阿根廷結轉庫存為2255萬噸,巴西為1628萬噸,較上一年度增加1113萬噸。
油世界日前預計2010年初主要出口國阿根廷的大豆產量將增至4800萬噸,遠高于2009年初因干旱導致產量下降的3200萬噸;巴西大豆產量預計將從5740萬噸增至6370萬噸;巴拉圭也可能收獲670萬噸,遠高于今年的390萬噸。若加上規模較小的出產國,南半球大豆產量料將從2009年初的9722萬噸增至1.2313億噸。不過不確定性猶存,特別是在天氣方面。
(二)、對2010年大豆市場行情的展望
目前美豆收割已基本完成,雖然還官方數據仍沒有出臺,美國大豆今年單產和產量再創紀錄基本已成定局。隨著南美新季大豆播種進度的不斷加快,南美市場的影響力也在漸漸擴大。
截至目前,巴西2009/10年度大豆播種工作已經臨近尾聲,最大的大豆產區馬托格羅索州以及第二大產區帕拉納州的大豆播種工作已經結束。巴西農業咨詢機構塞拉瑞斯預計2009/10年度巴西大豆產量將創下歷史最高紀錄6460萬噸,相比之下,上季大豆產量為5810萬噸;大豆播種面積將從上年的2140萬公頃增至2286萬公頃。
而阿根廷方面,由于播種期間大豆產區迎來了有利降雨,幫助了農戶加快大豆播種工作,目前當地大豆播種工作已經完成計劃面積1900萬公頃的80%。美國農業部預計阿根廷大豆產量為5300萬噸。
油世界日前也預估,2010年初南美大豆產量料大增,將緩解全球緊俏的供應,并對價格造成壓力。油世界稱,如果南美大豆產量大增的預期真的實現,那么大豆價格未來3-6個月將有相當大的壓力。
至于南美大豆最終能否達到預期產量,還要看產區的天氣以及其他一些可能影響其產量的因素。目前有消息稱,阿根廷主要大豆種植區域出現灰斑病,如果情況繼續漫延,有可能影響阿根廷15%的產量,但目前情況還有待進一步觀測。
每年的1-2月份,正逢南美大豆開花結莢的關鍵時期,由于大豆生長需要充足的降水,一旦天氣出現干旱,大豆就將面臨減產的威脅,因此這個時間也將成為第一季度大豆市場的主要炒作題材。
整體來看,2010年大豆市場供應偏松的格局或將壓制著期貨價格的上行,加上國家可能出臺政策進行調控,2010年大豆期貨價格或保持弱勢震蕩行情。3月份美國農業部將在月末公布大豆種植意向報告,這一時期大豆價格可能因此而出現轉折。另外,從大豆價格歷史走勢上來看,季節性高點多產生在每年的4-6月份,新季大豆種植期天氣的情況可能造成價格的短暫變化;而7-9月份則需要關注美國及中國大豆種植區的天氣情況和預估產量。
中瑞金融:一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