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經歷了8月鋼價暴跌之后的中國鋼鐵業似乎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一邊是處于歷史高位的鋼產量和庫存,一邊是脆弱的鋼材市場隱現穩定跡象。9月,鋼廠必須做出決斷,不減產就得降價,否則疲軟的鋼市難見“!被仡^。
據中國鋼鐵協會9月17日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本月上旬會員企業粗鋼產量1278萬噸,全國估算值
為1666萬噸,折算成日均產量為166.6萬噸,相對于8月168.8萬噸的全國粗鋼日產水平,僅僅下降了2.2萬噸。
8月份,中國鋼鐵業粗鋼產量創下5232萬噸的歷史新高。但鋼材社會庫存量也達到1095萬噸,創下今年以來的次高。而鋼價的跌幅也是讓市場人士感覺觸目驚心。
中鋼協的數據顯示,僅8月中下旬20天時間內,鋼材主流品種中的熱卷、線材、螺紋鋼價格環比分別下跌8.19%、7.19%和4.56%。
進入9月上旬,國內鋼價還是跌跌不休。9月中旬,國內鋼價才隱現穩定跡象,但能不能出現預期中的反彈或者反轉,大家心中都沒有底。
現在擺在鋼廠與貿易商面前的問題是,過高的鋼材庫存必須降下來。是降價帶動需求呢?還是減產保價呢?事實上鋼廠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減產。
目前的主流鋼材品種價格經歷大跌之后,已經接近成本價。而前期鋼廠出廠價與市場價倒掛700-800元/噸的問題已經得到改觀。寶鋼、武鋼、鞍鋼出臺的10月份鋼價已經下調300-500元/噸不等。
顯然鋼材市場有自己的邏輯:鋼廠出廠價貼近于市場價,庫存得到消化,產量得到控制。下一步才能出現鋼價穩定,逐步走強。
來自鋼廠和代理商處的情況表明,鋼廠9月的訂貨情況并不理想。太鋼預計減少訂貨量16萬噸,首鋼減少14萬噸,而武鋼、鞍鋼也難以完成9月計劃生產量。
因此,從鋼廠9月份的訂貨情況來看,真正的減產應該在中下旬。市場承受不了目前過高的鋼產量,但鋼廠之間仍然有一個博弈的過程。似乎大家都在等別人減產,自己坐享其成。但代理商不干了,市場前景不明朗,訂貨量自然減下來。鋼廠最終肯定挺不住,恐怕還是要減產。
還有一個值得市場注意的是,我國連續5個月成為鋼材凈進口國之后,8月份再度轉為凈出口國。可以說,無論是直接還是間接出口,總體表現不佳,難以有效分流國內資源,成為制約鋼市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結合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出口回暖步伐可能較為緩慢。
而國內剛性需求在現有基礎上則難以放大,中間需求較為低迷,廠商之間的博弈仍在繼續。由此可見,國內鋼材市場將繼續調整前行,短期內難有起色。要打破僵局,鋼廠可能非得在減產上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