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財經(編輯 唐琳琳)--主要觀點:
今年的鐵礦石談判已經從心理博弈升級到了正面交鋒。三大礦商不僅要求中國鋼企按照此前力拓與日本達成的長協礦首發價來“預付”今年的長協礦,并且已于6月中旬停止了現貨礦的供應以對鋼企“施壓”。力拓、淡水河谷當時一和日韓談妥,就向中國鋼企‘建議’先按這個價格標準進貨。而鋼企左右為難,一方面需要礦,一方面中方與礦商的談判尚未結束,接受這一價格等于“倒戈”。最后有的鋼企被逼得沒辦法,暫時先按67%的折扣進貨,以后等談判結果出來再多退少補。
另一方面,有鋼企反映早在6月中旬,三巨頭就已停止供應現貨礦。如鋼企拒絕接受67%的首發價,也買不到三巨頭的現貨礦,因此鋼企只能另尋出路。“目前我們的現貨來源五花八門,委內瑞拉、越南、印度、伊朗,還有澳洲的一些小礦山。”鐵礦石作為煉鋼成本的重要構成部分,主導著鋼價成本的走向,如果在沒有長協礦保證的情況下,下游需求的持續回暖將推高進口鐵礦石的現貨價格。由于BDI干散貨海運費指數領先于到岸鐵礦石進口量20-40天的時間,所以根據BDI指數的近期走弱,我們不難發現鐵礦石的供給量確實出現了減少。
鐵礦石巨頭們使用67%的暫時結算價以及停供現貨礦的目的無非想逼迫中方接受33%的降幅。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漸回暖,筆者認為中國現在已無理由讓鐵礦石巨頭接受40%的降幅。但反過來不穩定的進口礦石,將加大煉鋼企業的風險。如果經濟復蘇順利,那么中國煉鋼企業的利潤將受到壓制,因為使用的是水漲船高的現貨鐵礦石,而如果經濟再次出現衰退,那么屆時煉鋼行業也將深陷泥潭,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中方都應該接受33%降幅的鐵礦石長協價格,來保證2009-2010財年的可控成本。
在這場博弈中,無論是經濟復蘇,現貨礦開始水漲船高,還是經濟再次出現衰退,鋼材需求直轉直下,最后受傷的都將是我國的廣大煉鋼企業。所以筆者斷定鐵礦石不可能出現超過40%的降幅,33%的降幅很可能將被中方最后妥協沿用。
筆者認為即使受到鋼材需求的季節性影響,鋼價出現大幅回調的可能性也很低,主要原因為以下幾點:第一、建筑行業此次旺盛需求較往年有所不同,由政府主導的基礎建設以及保障性住房等對于鋼材需求具備很強的持續性。第二、寬松的貨幣政策將使得房地產行業等保持持續的景氣,商品房新開工面積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呈現出高增長的態勢。第三、在產能得到控制的情況下,鋼材出口在三季度開始回暖的可能性非常大,那么屆時國內的需求壓力將得到明顯的改善,從6月份的鋼材出口數據拐頭已經預示了這樣的跡象。第四、工業生產最壞的時間已經過去,在出口乏力的情況下,由政策主導的拉動內需效果明顯,國內工業生產正在逐步好轉。
鐵礦石現貨價格在之后會出現上漲,在需求持續回暖的情況下,煉鋼成本被抬高,將使得鋼價獲得成本支撐。如果長協礦最終達成,降幅很可能為33%,那么鋼價的下行空間也將非常有限,因此筆者對于后市鋼價震蕩上行的判斷不變。 (謝趙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