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鐵礦石談判處于最后博弈時刻,中國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商之一--中國中鋼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鋼)開始推行進口代理制,以平抑進口鐵礦石價格炒作,為中方在鐵礦石談判中增加籌碼。
6月22日,中鋼發布聲明稱,為貫徹《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鋼按照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有關要求,積極探索鐵礦石進口業務新模式,推進進口代理制,為符合產業政策要求的中小鋼鐵生產企業服務,成為國內鐵礦石進口的主渠道。
2008年,中國鐵礦石超量進口,使中鋼協下定決心規范進口鐵礦石市場。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去年中國進口鐵礦石4.28億噸,為歷年來進口鐵礦石數量之最。由于中國目前對進口鐵礦石企業實行資質控制,只有112家獲得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批準資質的企業,被允許進口鐵礦石。
但為了獲取更高的差價,在鐵礦石談判前夕,中國的鋼廠和貿易商有意囤積鐵礦石,夸大了鐵礦石進口的虛假繁榮,推動了海運費的上漲,從而帶動鐵礦石現貨市場報價上漲。
為規范進口鐵礦石貿易秩序,在2月19日召開的中鋼協2009年理事會議上,中鋼協旗下的會員單位通過了一項《鐵礦石公約》。《鐵礦石公約》要求統一進口鐵礦石年度價格,各企業進口鐵礦石不得超過自用量,沒有進口資質的單位可向貿易商采購,但代理費用不得超過3%-5%。
隨后,《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指出:“要求規范國內鐵礦石市場,不炒作鐵礦石價格;貿易商作為生產企業的進口代理,只能收取代理費;鐵礦石進口必須明確流向,杜絕二次倒買倒賣,防止滋生炒作和投機行為。”
為大力推動鐵礦石進口代理制,中鋼此次明確規定:簽訂鐵礦石進口合同前必須明確流向;只作為生產企業的進口代理,收取代理費,規范市場,抵制投機。(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