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鐵礦石市場,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建立一個新的價格談判機制。”單尚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單尚華的另一底氣則來自于,“在吃了前幾年‘窩里反’的虧之后,中國鋼鐵企業前所未有地團結。”
6月30日--談判的最后期限正一天天臨近,自2005年開始實施的鐵礦石談判長協價卻可能“壽終正寢”。
繼5月26日力拓與日本新日鐵達成降33%的首發價,韓國浦項以及大部分亞洲鋼企表示跟從之后,6月10日,另一巨頭巴西淡水河谷宣布與新日鐵和浦項達成2009財年粉礦合同價格下調28.2%。
不僅如此,在臨近記者發稿之時,路透社報道,必和必拓也已經跟隨前期降33%的首發價。
至此,鐵礦石三巨頭已各自“表明立場”,而中國鋼企卻是四面楚歌。雖然昨天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已做好了談判破裂的最壞打算,但中鋼協和中國鋼企的“強硬”態度能不能撐到最后,還是讓業內捏了一把汗。
不過,直至現在,單尚華仍在堅持自己一貫的堅定態度,否認談判破裂。11日晚,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單尚華表示,中鋼協與礦企仍將繼續談判,并稱,“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鐵礦石市場,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建立一個新的價格談判機制。”這預示著,鐵礦石談判長協價很可能因中方的強硬表態被完全推翻。
現狀:礦企“綁架”中方鋼企
若必和必拓的確跟隨降33%的首發價,這意味著中方將成為談判隊伍中仍與礦石供應商對陣的“孤軍”。
雖然日本JFE與必和必拓的價格協議尚未得到相關方面的證實,但有鋼鐵專家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要求降價幅度明顯高于日韓鋼企的中鋼協已經“落得以一己之力對抗世界”。“在力拓、淡水河谷與日韓鋼企達成鐵礦石價格協議之后,2009年的鐵礦石價格談判已接近尾聲。”
回應:“中方決不會妥協”
至今,中鋼協“強硬”依舊。
“中國對鐵礦石需求量大,是一個硬幣的兩面--鐵礦石廠商可以據此漫天要價,中方也可以憑此坐地還價。鐵礦石巨頭想借此綁架中方,中方決不會同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如是表態。
6月10日,單尚華針對媒體廣泛報道“中小鋼企集體倒戈”的說法明確表態,“中小鋼企沒權也沒資格簽訂長協礦協議,即使簽訂了所謂的合同,也報不了關,形同廢紙一張。”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有35家中小鋼企和巴西淡水河谷達成長協礦協議,進貨量大約為5000萬噸。對此,單尚華表示這僅是一種炒作,政府將進行嚴格的監管,近期商務部、中鋼協等部門將聯合成立鐵礦石協調小組,從源頭上對進口鐵礦石流向進行調查,對違規的貿易商將采取臨時取消進口資質的懲罰。
但中小鋼企方面的確也期望這場曠日持久的談判趕快結束。河北某鋼廠負責人不滿地告訴記者,公司已經局部停產。
盡管如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很多鐵礦石貿易商還是表示將與中鋼協保持一致。此前曾被中鋼協指責炒賣進口鐵礦石、擾亂市場行為的日照國際鐵礦石交易中心也在前天“宣誓效忠”,該中心表示“將堅決擁護中鋼協的主張,不參與任何形式的鐵礦砂炒賣,以維護鋼鐵行業的整體利益。”
在強勢理順國內鋼鐵行業鏈條的同時,中鋼協也保持著對礦石企業的強硬。昨天,單尚華再一次對媒體表示,“中方會堅持40%的降價底線,絕不會妥協。”
“從開始談判至今,中鋼協的聲調一直很強硬,這說明中鋼協得到了幾大鋼企的一致支持。”有業內資深專家告訴記者,“在吃了前幾年‘窩里反’的虧之后,中國鋼鐵企業前所未有地團結。”
結局:談判正走向破裂
盡管強硬仍舊,但中鋼協已經預見到談判即將破裂。
前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單尚華明確表示,“中方已經為談判破裂做好準備。如果出現鐵礦石供應問題,中國鋼廠寧可減產。”
“中鋼協應該已經預見到談判破裂的可能性。”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專家表示,中鋼協和各大鋼企已經加強與其他鐵礦石供應商的聯系。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單尚華也明確表態中國不愁買礦,“澳大利亞有七八家鐵礦石供應商,此外還有巴西、印度、南非等地的鐵礦石可供選購。”而印度也巴不得中國不進口澳礦,這樣印度鐵礦石就可以大量進入中國市場。
單尚華的強硬,部分底氣來自中國目前將近1億噸的鐵礦石庫存。在不同場合,單尚華曾經多次提到這“1億噸”,“目前中國港口庫存的鐵礦石有7000萬噸左右,企業庫存的有3000萬噸左右。”單尚華認為,就是中國停止進口鐵礦石,鋼廠也能維持兩三個月,中國可以兩三個月不買鐵礦石,但礦場不可能兩三個月不生產。
力拓中國內部人士昨天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上面沒有降價的消息。”
5月5日,力拓公司鐵礦石業務負責人SamWalsh則對中鋼協下了“最后通牒”,稱若力拓與中國鋼企在6月30日之前未就價格達成協議,則力拓將終止剩余合約的條款。對此,中鋼協回應稱,如果力拓想退出與中國鋼企的鐵礦石價格談判,那么盡可終止。
現在,距離傳統的6月30日的談判最后期限不到20天時間,雙方“嘴硬”的態度并沒有發生轉變,談判結果正在向力拓“最后通牒”的方向發展。
改變:長協價終結?
按照首發價原則,談判任一方先達成協議,即為當年的首發價,其余各方均遵照執行。自2005年至今,首發價一般均由中、日鋼企率先達成。
在2008年,寶鋼曾與淡水河谷率先達成當年的首發價,但力拓拒絕接受。而今年5月,中方也拒絕接受力拓與新日鐵達成的首發價。單尚華指出,日本鐵礦石進口量不到中國的六分之一,不能代表亞洲定價,作為鐵礦石全球第一大進口國的中國才有權代表亞洲定價。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鐵礦石市場,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建立一個新的價格談判機制。”單尚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但他并沒有透露新機制的具體細節。(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