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鋁業公司與澳大利亞力拓集團高達195億美元的戰略合作交易,終因力拓5日單方面“違約”而告終。對中鋁而言,正面臨交易失敗后一系列復雜的善后問題,這是近慮;而對力拓而言,其“違約”行為正受到中國企業、投資者和普通投資者質疑,力拓在中國乃至全球市場的誠信和聲譽正面臨嚴峻考驗,是為遠慮。
力拓“違約”,是一種很不道德的商業行為
中國有句古話:“君子之交,止于信。”力拓作為全球第三大礦業集團,其企業行為本應以誠信為本。力拓因國際金融危機而面臨嚴重融資困難,在這個關鍵時刻,中鋁挺身而出,為其提供了一個可行的融資、合作計劃。正如《澳大利亞人報》報道,這筆交易2月2日剛公布的時候,力拓曾盛贊它是解決其近400億美元債務問題的最佳方案。但僅僅不到4個月后,力拓董事會卻宣布已撤銷對這筆交易的推薦。力拓在其行為反復之間,讓中鋁更讓中國其他企業、投資者和民眾看到了一個“言而無信”的大企業,今后中國企業再與力拓進行合作時,這個不光彩的紀錄無疑將被納入通盤考慮當中。
力拓“違約”有損其形象
“無信”已經是對其形象的打擊,但這并不是全部,因為從市場傳出力拓解約的種種原因分析,力拓完全不是一種負責任、可靠的跨國大企業集團的形象,而是一個過河拆橋、唯利是圖、缺乏遠見的企業。美國《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說,自中鋁和力拓達成協議以來,力拓股價大幅走高,導致交易條款對力拓來說變得越來越不劃算。《澳大利亞人報》也報道說,隨著力拓股價的回升,交易中的可轉債條款對中鋁公司變得越來越有利,力拓方面對交易的反對聲也在不斷壯大。
如果這些就是力拓與中鋁分手的原因,只能說力拓過河拆橋、唯利是圖。首先,力拓股價回升,恰恰是中鋁的合作建議分不開。去年12月,由于必和必拓放棄惡性競購力拓,在澳大利亞上市的力拓股票價格暴跌至32美元。力拓此后股價上漲了一倍以上,這其中固然有全球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回暖的因素,但毫無疑問,中鋁斥巨資與力拓合作,無疑增強了投資者對力拓融資能力、業務發展前景的信心。而力拓待股價一上漲,便宣布“違約”,這不是過河拆橋又是什么?
其次,力拓在其短期經營困難剛過,就與中鋁這樣一個長期的潛在戰略合作伙伴分手,實在是缺乏遠見。中國近年來經濟高速發展,帶動鐵礦石等大宗商品需求增加、價格上漲,讓力拓和整個澳大利亞經濟獲益。正如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反復強調的那樣,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對澳大利亞提供巨大的機遇。中鋁和力拓,中國和澳大利亞,具有天然的戰略合作潛力。中方可以獲得穩定的鐵礦石供應,而澳方則可以鎖定長期、可靠的出口市場。
但力拓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里出爾反爾,無視中澳雙方合作的長期利益,其短視行為實在令人遺憾。
力拓“違約”轉而與必和必拓合作,這兩大礦業巨頭的交易從一開始就散發著壟斷和違反公平競爭的氣息。正因如此,在去年必和必拓計劃收購力拓時,此舉就到了許多國家監管機構、鋼鐵企業協會的反對。如今,力拓和必和必拓的“近親聯姻”,勢必繼續遭到全球鋼鐵企業、投資者和消費者的抵制。
力拓“違約”,以及在此前后澳大利亞部分政客、媒體對來自中國投資的曲解、誣蔑和攻擊,更讓人對澳大利亞整個國家的戰略思維產生了懷疑。澳大利亞一位分析家就指出,與其說中鋁注資力拓失敗是市場博弈的輸家,還不如說是“冷戰”思維新形式的犧牲品。近期,一些中國企業前往澳大利亞進行投資,這本來是正常的市場行為,中國經濟快速發展,需要穩定、可靠的資源供應,澳大利亞在這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中澳雙方的合作本來是非常自然的。但一些澳大利亞政客和媒體則對此大肆炒作,他們對中國的認識仍停留在幾十年前的水平,動不動拋出各種“中國威脅論”的新變種,對澳大利亞民眾進行誤導,對澳大利亞政府施加壓力。這種做法十分荒謬,對于中澳長期合作十分有害。這種“冷戰”思維不去,中澳合作今后還將面臨更多的阻力。
正如美國媒體所言,盡管力拓交易失敗是一次挫折,但中國企業投資海外的步伐可能不會放緩。對于中鋁而言,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此次與力拓交易失敗的近慮很可能很快就會消除。但對于力拓而言,經由此事,其企業誠信度、形象的恢復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這種遠慮必將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對其與中國企業的合作產生消極影響。【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