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頭條評論
國資委發布消息,中資企業因所謂海外“套期保值”而翻船的事件此起彼伏。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及上海航空3家國有航空公司燃油套期保值合約公允價值損失也高達131.7億元(據5月6日《新京報》報道)。
雖然企業巨虧一定源于交易過程中的不當操作,但板子只打到一方并不合情合理。
后WTO時代,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作為“世界工廠”,中國對外部原料的需求日益龐大,依賴進一步增強。商品價格風險的國際傳導,對我國實體經濟構成了巨大沖擊。
以國際航運市場為例。近年來中國占據了世界干散貨貿易量的大部分市場份額,但是收益的增長遠遠小于貿易量的增長,中國航運商和生產商被動地承擔國際航運市場中運費劇烈波動風險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近年來,全球金融市場格局出現了金融定價中心與現貨市場分離的趨勢,幾乎所有可以在國際市場交易的大宗商品都在被泛金融化。在國際市場上,無論是糧食、能源、基礎原材料的大宗交易,還是利率和匯率的陰晴變化,都是由金融衍生工具來發現價格、對沖風險。金融定價中心主宰著現貨市場的命運。因此哪一個經濟實體對衍生工具運用得最好,它就可以通過掌握定價權控制這些原材料資源在全球范圍的流動。而喪失定價話語權的慘痛代價就是實體經濟處處挨打。
以鋼鐵為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鋼材生產和消費和貿易大國。2008年中國鋼材產量5億噸,已超過全球產量的三分之一。但由于長期缺乏缺失鋼材期貨品中,缺乏有效的價格參考,使得我國鋼鐵企業在鐵礦石談判中“無的放矢”,只能通過不斷提高鋼材價格向下游行業轉嫁成本,這也是近年來鐵礦石價格連續非理性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
由于中國國內的衍生品市場發展滯后,在國際衍生品市場上還沒有形成有能力定價的“中國力量”。當前,我國經濟總量已穩坐世界第四把交椅,外匯儲備量升至世界第一位。雖然當前在國際市場上中國已經是最大的買家,也堪稱為最大的賣家,但兩頭定價我們都說了不算。中資企業大失血事件呼喚加快衍生品創新的步伐,盡早改變衍生品交受控制和被擺布的局面。
在金融危機中,衍生產品被妖魔化,變成了造成金融動蕩的罪魁禍首。其實,金融危機更多體現了對衍生品的濫用,不應該因這場金融風暴的發生而全盤否定衍生產品在平抑風險方面的本來作用。
發展衍生品交易是中國參與全球化競爭的“必經之路”。在完善相關法規和加強監管的前提下,應盡快改革商品期貨品種上市機制,放開對上市品種的限制,逐步允許交易所根據市場發展和產業需要自行決定上市新品種。此外,中國衍生品市場要充分利用后發優勢和比較優勢,并不一定遵循“農產品—生產資料—金融資產—期權交易”的順序發展,而應加快外匯期貨市場發展。
□史晨昱(工行總行高級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