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高改芳 上海報道
“我們對黃金的投資前景非常看好。隨著美元走軟,黃金作為資金避難所的特性會日益體現。”花旗中國零售銀行產品總監梁展霖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東亞中國財富管理部總經理陳柏軒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國內銀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機構正不斷推出令人眼花繚亂的黃金投資新產品。
機構熱情較高
“工行正在進行個人黃金延期交收交易業務的系統測試,很快就會正式對外發布。”上海黃金交易所有關人士透露。
實際上,興業銀行不久前在全國推出了黃金延期交易業務。該業務是目前銀行黃金投資產品中與國際市場接軌程度最高的一款。
目前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黃金期貨交易時段為9:00-11:30,13:30-15:00;黃金延期交易的時間基本涵蓋國內和國際期貨交易時間,除了早市交易時間9:00—11:30(周一為8:50—11:30),午市時間13:30—15:30,另外還增加了夜市時間20:50—02:30(周五無夜市)。這種交易的好處在于價格基本與國際接軌,不存在隔夜風險。
但對投資者而言,黃金延期交易這一新產品的“弊端”也很明顯:黃金期貨的交易手續費為不高于合約金額的萬分之二,且當天平倉部分不收取手續費;延期交易的手續費為“不高于合約價值的千分之二”,其手續費是期貨交易的10倍,且當天平倉部分仍將收取手續費。黃金延期交易中還引進了“延期費”的概念,這一費用的大小和支付方向是不斷變化的,增添了復雜性。有關專家因此表示,這一品種的受眾群體,需要有黃金投資經驗和較強的風險意識及承受能力。
除了銀行,信托公司也熱衷于開發黃金投資產品。國投信托成立的“國投信托·宏源證券·金宏源1號”,投資于上海黃金交易所公開掛牌交易的黃金產品。但最低認購金額100萬元的“門檻”把眾多投資者擋在門外。
投資者參與不足
事實上,盡管我國正規渠道的黃金投資近年發展很快,但投資規模、投資者參與度仍顯不足。例如,“金宏源1號”的資金規模只有1億元,針對普通投資者的募集規模只有9000萬元,相對于國外黃金基金數百億美元的規模來說可謂“小巫見大巫”。而與倫敦黃金市場相比,上海黃金交易所的交易量不足其1%。
同時,盡管機構推出黃金產品的積極性很高,但渣打銀行的研究報告指出,沒有跡象表明國內投資者的黃金投資熱情回升。“這實際上反映了國內黃金投資渠道不暢的問題。散戶要直接投資海外黃金市場,必須通過合法的代理機構,而國內代理機構借‘特權’收取過高的手續費,壓縮了投資者的贏利空間。如果投資國內黃金市場,又會遇到金價和國際有差價,有隔夜風險等問題。這些最終導致了黃金投資機構一頭熱的情況。”某黃金投資專家分析。
一些提供地下黃金保證金交易的黃金投資公司已在市場的灰色地帶存在了多年。中國黃金報貴金屬分析師覃維桓認為,這種地下公司之所以有生存空間,是這些公司看準了國內黃金投資的“盲區”——各大銀行推出的紙黃金交易只能做多不能做空;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黃金期貨夜間無法交易;上海黃金交易所的Au(T+D)交易要收遞延手續費等。
渣打銀行最近發布的研究報告也指出,沒有跡象表明黃金投資熱情回升。渣打研究部查看了一些網絡熱門話題近期的搜索頻率,數據并沒有顯現投資者對黃金投資的興趣有所提升。通過正確的搜索詞,渣打認為可以追蹤到近期市場的消費者情緒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