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2月11日,河南、安徽、山東、河北、山西、陜西、甘肅、江蘇等主產區麥田受旱面積比高峰時下降了近四分之一,但目前仍有近40%的小麥受旱。
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1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面對嚴重旱情,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全力投入,迅速掀起抗旱春管熱潮,抗旱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加上近期受旱地區出現了一些降雨過程,旱情發展勢頭得到一定程度遏制。
但從總體上看,全國受旱的大部分麥區旱情尚未根本緩解,抗旱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據危朝安介紹,這次嚴重干旱發生在冬小麥主產區,發生在小麥生長發育和產量基礎形成的關鍵時期,對今年夏糧生產造成了嚴重威脅。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影響小麥正常生長發育。受旱麥苗次生根生長受阻,地上營養體發育不良,小苗、弱苗、黃苗比例增加,一、二類苗比例比冬前下降4.3個百分點,因嚴重受旱造成點片死苗的面積達到630多萬畝。
二是加重了病蟲害的發生。受不利氣候條件影響,今年小麥條銹病呈早發、重發態勢,截至2月上旬,全國小麥條銹病已在7個省(市)、223個縣(市)發生,面積達1130萬畝,比去年同期增加460多萬畝,發病時間比常年提前20天左右,越冬區和冬繁區發病程度為2000年以來最嚴重的一年。隨著受旱麥田澆水次數增多,部分地區紋枯病發病幾率增加,草害也呈加重趨勢。旱情還加重了部分地區紅蜘蛛的發病程度。
三是增加了小麥生產成本。由于嚴重旱情普遍需要多澆水一次以上,加上增施的肥料,生產成本明顯增加,將直接影響受旱地區小麥生產收益。另外,大范圍的持續干旱也給一些地區春耕備耕帶來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