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吳銘
投資風險無處不在,結果取決于面對風險時的態度。多位風險投資家都曾指出,他們在甄別項目的可投資性上,第一感覺不好的,多半就不會投。這其實就是對風險的一種本能反應,也是基于常識、邏輯分析、同業比較的初步判斷。
最近,有不少境內外公司遭受了投資損失,包括香港的中信泰富、美國三大乙醇生產商之一的VeraSun Energy Corp、澳門柯為湘的九龍建業,內地的深南電也面臨巨大的風險敞口。他們之所以身陷困境,說到底,是沒能看懂一種金融衍生工具Accumulator(累股合約),在沒有搞清楚其背后隱藏的巨大風險時,就貿然從事相關交易。
在香港,Accumulator有個形象的諧音別名,叫“I kill you later”,意思是“我遲點殺死你”。這種產品以低價吸引投資者,較小溢價幅度之上鎖定收益,但如果標的證券、外匯或商品價格跌破某一位置,投資者就須雙倍買入,承擔跌價風險。由于當初標的價格正在上漲,貪心者往往被蠅頭小利所吸引,卻忽略了反向趨勢下的巨大風險。
以深南電與高盛杰潤公司簽訂的第二份石油期貨合約為例,油價變化給深南電帶來的最大收益不超過748萬美元,但下跌至目標價位以下所帶來的損失卻非常高,如果石油跌價超過10美元,理論上的22個月內深南電最大虧損可達8800萬美元,油價跌得越多,公司虧損越大。而對高盛杰潤來說,業內專家指出,通過復雜計算和設計,高盛杰潤很可能已通過簽訂另外的市場合約,用以對沖這兩份合約中的潛在損失,消解了風險敞口,從而能夠近乎無風險地獲取油價大幅下跌所帶來的巨額收益。
美國康奈爾大學金融學教授黃明先生曾指出,如果企業是出于套期保值目的,簡單的衍生產品就夠用了,沒有必要參與這類復雜的衍生品交易,以免落入“陷阱”。
事實上,金融衍生工具近30年來發展迅速,運用期貨、期權、掉期等要素組合設計的商品金融衍生產品令人目不暇接。衍生產品設計之復雜,也出乎很多投資者的意料,其套期保值、規避風險的功能已經讓位于投機的功能,投資者由于不掌握衍生產品的設計與定價知識,在交易中往往處于弱勢地位,曝露巨大的風險敞口而不知自補。
在很多人看來,金融機構在銷售這類復雜衍生產品時,也可能有意無意忽視了風險提示,但無論如何,從事投資或理財的人,還是應該牢牢記住一句話:“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類結構性產品的復雜性應引起企業和投資者的高度警惕,面對具有設計、定價優勢的金融機構,切不可抱著投機的心理進行交易,同時還應自問:我真的理解這個衍生品及交易背后的風險嗎?如果答案是看不懂、不理解,請慎重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