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論知識很重要,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掌握理論知識。然而,理論能否指導實踐,關鍵在于理論指導實際行動時的實施是否有效、成功。投資市場,實戰經驗尤其重要。
市場上有很多關于如何交易的書,投資者每天都在努力的學習,并且同時還參加了許多的投資講座,而在聽投資講座和看書時感觸很深,感覺收獲也很大。主觀上感覺從此以后交易將有很大改觀,然而一旦到了真實的交易狀態時,卻發現交易水平仍在原地,情況并沒有本質的變化。看書和學習時的體會難以落實,自信的感覺終被虧損擊潰!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筆者認為,由于投資者本人與寫書或講課人的實際交易經驗的不同,因此理念與系統形成習慣性的行為落實到具體真實的交易中時會出現較大偏差,而且在面對和處理盤面的突然變化時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實戰交易經驗。而這正是難以通過看書學習或聽課學會的。市場的關鍵時刻往往憑借經驗才能更好地處理與解決,而不是理論知識!實戰經驗是交易知識與具體交易的關鍵紐帶。實戰經驗具有無法替代的性質,因此難以通過學習來跳過交易經歷的過程。市場上絕大部分的投資者都具有深厚的交易理論基礎,并對各種交易理論和技術分析工具都很熟悉,熟知各種交易理念和原則,卻唯獨缺乏豐富的實戰交易經驗。豐富的實戰交易經驗是做好交易的不可替代也無法替代的基礎。市場上的知識是相對有限的,只要肯學,一般投資者很快地就能把市面上的書看完,并且也能夠掌握和理解,但卻永遠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積累豐富的實戰交易經驗,這就是普通投資者與交易老手的最本質差異,也是一般投資者為何“飽讀經書”卻依舊虧損累累(至少無法達到有效穩定盈利)的根本原因。
不同的投資者由于交易經歷的不同,產生了各異的交易風格。一般地,成功的交易者個性都是非常鮮明的,他們通過總結自己的交易來形成自己的具有個性的交易理論。交易是個性化的行為,因此實際操作只能由實戰交易經驗來支持,投資者無法通過勤奮努力學習來獲得實戰交易經驗。因為實戰交易經驗需要時間的積累,更需要實踐經驗的堆積。
實戰交易經驗包括:買賣點的判斷、止損的態度、交易心態、對市場的客觀判斷程度以及面對類似(或同樣)的交易信號是否該做出不同或相同的決策等等,特別是盤中的震蕩,幾乎只能憑借經驗來處理。相似的交易信號出現了,并且在不同的品種上,你是執行還是不執行?在哪個品種上執行?執行多大的程度(資金分配比例)?有些時候,因為選擇相同品種的不同合約或者放棄某個品種而交易了另一個品種,雖然都是根據理論知識來做,但最后產生的交易結果卻有很大的差別,這就是因為不同交易者本身的交易經驗不同導致。具有豐富實戰交易經驗的投資者就如同訓練有素的獵犬一樣,對最有交易價值的品種或合約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他們可以憑借幾乎是自己本能一樣的反應來捕捉到最具交易價值的對象,而放棄相對次要的品種合約,這種能力是根本無法通過學習理論知識來獲取的。另外一種情況則是,市場出現新的交易機會了,而原來的持倉仍處于交易系統的運行之中,此時是該結束原來的交易而開始新的交易還是放棄新的機會繼續持有原來的頭寸?難以抉擇!在這種情況下,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實戰交易經驗來做出正確的決定。
另外,在某些關鍵或生死攸關的時刻,只有具有豐富的實戰交易經驗才能度過難關。比如,在2008年3月4日之后的豆油期貨行情。許多散戶投資者在14000元/噸(豆油809合約)左右紛紛做多。面對3月4日的突如其來的轉折,交易經驗的高低使投資者做出明顯不同的多空選擇。新手或者沒有交易經驗的投資者一般仍舊選擇回調做多原則,而有交易經驗的老手則會在此時選擇平多甚至建空策略。在3 月4日之后幾個交易日選擇做多的投資者,將面對3月7日開始的連續兩個直接跌停的無法止損多單的局面,之后在3月17日又是三個跌停板的殘酷暴虧現實。其實不是行情太快來不及出,而是投資者的思考及反應趕不上行情的變化速度才沒有做出正確選擇。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投資者根本不可能通過正常的思考來決定出還是留,而是通過第一反應來決定出還是留。而第一反應則是來自于豐富的實戰交易經驗,沒有實戰交易經驗的投資者不可能有這種快速的、本能的反應,這樣的反應投資者永遠不可能從書本上學來!就如同賽場上的臨場發揮和靈光一現一樣,這樣的反應往往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以及無法模仿性的特征,也具有無法學習性的特征。而這都需要豐富的實戰經驗才能實現。
總之,我們需要首先理解實戰交易經驗的重要性,其次應該清楚實戰交易經驗具有無法替代性和跳躍性,只能通過時間和經歷來積累,所以我們無法也千萬不要盲目地使用別人的方法來進行交易。實戰交易經驗的重要性貫穿交易的每一個環節,但由于每個人的交易經歷的不同,將使交易出現千變萬化的組合,在各種可能的不同的組合中,我們應該尋找屬于自己的一種,用自己的經驗來形成自己的風格。從而真正有效和穩定在在投資市場中拼搏。
2008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