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度報告:期鋅表現雖情理之中卻又在意料之外(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7日 00:10 美爾雅期貨
二、我國再次成為精鋅凈進口國 隨著人民幣不斷升值和我國出口限制政策的實施,我國精鋅的出口成本越來越高,精鋅的貿易完全靠國內外價差來調節。國內鋅期貨交易恢復之后,鋅的貿易更加隨著市場變化而變化。出口方面,今年1-11月份我國出口精鋅263900噸,比去年同期增長7.9%,其中一季度出口151296噸,占累計出口量的57.3%。06年國際價格暴漲外加人民幣持續升值,使得06年底出口鋅錠價格相對國內市場出現2000-3000元/噸的溢價,從而導致2006年四季度到2007年一季度精鋅大量出口。進口方面,今年以來,雖然在相當一段時間進口價格低于國內現貨價格,但由于國內需求不旺,庫存較多,進口的精鋅并不多。今年1-11月份我國進口精鋅14.47萬噸,同比減少47.6%。不過,7月份以來隨著國內價格和LME價格之間的價差不斷擴大,國內價格明顯高于LME價格,進口量也有所增加。2007年前11個月,我國累計凈出口精鋅11.92 萬噸,安泰科預期2008年中國會維持精鋅凈出口國。 我國精鋅的月度進出口量(單位:噸)
三、四季度國內精鋅產量增速加快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07年1-11月份的累計產量為339.5萬噸,同比增長18.9%。按照目前產量增長速度計算,估計 2007年全國總產量將超過370萬噸。值得注意的是,從9月份開始,產量的增速明顯加快。四季度鋅產量增加快的主要動力是原料供應,而不是冶煉能力增加。2007年實際增加產能不到20萬噸,都是在上半年增加的,下半年沒有新增產能。據安泰科的預計,未來中國冶煉產能將從06年底的424萬噸擴張到2010年的574萬噸。充足的冶煉產能在鋅精礦產量大幅增長情況下,將使后期電解鋅的產量預期大幅提高。 中國鋅月度產量
四、中國需求依然較為強勁 世界銀行的統計報告指出,2007年中國精鋅消費占全球比例已經超過30%,而且2007年全球精鋅消費增長的 20%都是由中國消費所帶動,所以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精鋅消費的“火車頭”。國內鋅消費量的快速增長來自國內鍍鋅板產量的大幅上漲,2007年前10月我國鍍層板帶產量1350萬噸,同比增長28.4%,估計全年產量1700萬噸左右,消耗鋅68萬噸左右,比2006年增加18萬噸。
第四部分 鋅行業未來面臨并購整合 預計,明年或許未來幾年國內鋅行業也將出現一批并購事件。我們主要是基于以下幾個的觀點。 第一,鋅價暴跌。 這一輪國內鋅價暴跌我們認為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鋅精礦產能的大量釋放,這已經很明顯的反映在前面我們提到的國內鋅精礦產量和進口量都在急劇的增加上。前幾年鋅價的持續高漲,國際國內很多投資者涌入鋅礦的開發,大型鋅礦項目不斷涌現,精礦的過剩促使冶煉廠的加工費越來越高,已達到400美元的歷史高位。鋅價暴跌,必將使獨立的礦山企業面臨極大的投資風險。 第二,部分冶煉企業未作套期保值。 相比于國內銅業和鋁業公司多年的期貨套期保值經驗而言,國內今年3 月才在上海期交所交易的鋅期貨對很多中小鋅生產企業而言顯得很陌生。目前國內鋅期貨交易也存在著盤子過小,參與度不高,投機過度的問題。此番鋅價暴跌,對沒有做套保和套保太少的企業而言虧損則很可能危及其生存。 第三,《鉛鋅行業準入條件》的正式實施。 今年上半年發改委出臺了該項政策,并在近期準備對符合條件的企業進行公示,相較于礦山企業投資少見效快而言,冶煉企業鉛5 萬噸/年和鋅冶煉10萬噸/年的準入門檻以及高額的投資將使部分中小企業被迫出局。 第四,行業整合的趨勢。 鋅在前幾年的國際礦業并購浪潮中很少被波及,但今年優美科的鋅業部門和澳大利Zinifex 合并成為世界最大的鋅生產商Nyrstar,目前的鋅產能占世界總產能的10%略強,影響巨大,可能會引發更多的國際并購連鎖反應。所以,目前擁有大量現金或者負債較低的企業可以通過并購實現既擁有資源、同時精礦和冶煉產能又相互匹配。 第五部分 后市行情展望 隨著礦山的投產和中國鋅精礦產量的激增,全球精鋅未來兩年產量將增加較快,預計2008年全球鋅將過剩25.9萬噸,這會給后期鋅價格造成較大的壓力。但是,受中國等新興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和消費升級等因素影響,鋅消費需求仍將保持較快增長速度,在整體庫存依然較低的情況下,我們認為鋅價格不會出現大幅下跌,這與07年的電解鋁產量和需求都增速較高,而鋁價沒有出現大幅下挫比較相似。當然,其間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和美國次級貸危機的后續發展,以及西方國家經濟進入衰退周期的憂慮將是鋅價的不穩定因素, 可能會短期內對鋅價造成波動。總體上看,2008 年的前三季度鋅價可能繼續回落,而到了第四季度以后,礦山和冶煉廠自我調節期度過之后,情況可能才會有所改善。預計2008年,國內鋅價有可能在15000~ 22000范圍內波動。 美爾雅期貨研發部 李莉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