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指期貨推出產生三大重要影響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5日 09:53 《新財富》
作者: 海通策略研究小組 種種跡象表明,目前正處于滬深300指數期貨推出時間表正式公布的前夜,預計滬深300指數期貨于12月底前后正式上線的可能性很大。 滬深300指數期貨推出后將對A股市場產生三大重要影響:第一,將對市場估值的上限產生影響,A股市場估值上限明顯脫離海外市場的狀況有望逐步糾正;第二,對市場運行趨勢產生影響。短期內市場將先上行然后步入調整期,長期內市場仍將遵行其內在規律運行;第三,滬深300指數將逐步取代上證綜指作為市場人氣領先指數的地位。 股指期貨推出條件基本成熟 中金所有關負責人曾表示,滬深300指數期貨正式上市的時間,主要取決于交易所、中介機構、投資者的準備工作,此外,還要考慮推出時證券市場的情況,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盡早推出。 自2006年9月份中金所掛牌至今的一年多時間里,與交易所及投資者的準備工作比較而言,中介機構的準備工作相對緩慢,因此股指期貨面市的步伐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介機構的準備情況。目前有跡象表明,中介機構的準備工作似已接近尾聲。2007年11月中旬,中金所公布了第二批12家金融期貨會員的名單。此前,中金所還剛剛公布了《關于期貨公司申請會員資格有關問題的通知》,表示要加快中金所會員審批;尚未取得證監會金融期貨相關業務 資格的期貨公司也可提交會員資格預審申請。而2007年11月14日南玻A的一則公告也在不經意間透露了中介機構備戰股指期貨的最新動態。根據南玻A的公告,中信證券為了應對股指期貨套利業務,建立相應交易系統,對系統進行了一系列實盤測試,分別于2007年11月5日和9日利用自營賬戶購入了包括南玻A的一籃子股票,并于其后交易日賣出。以上的信息表明,中介機構的相關股指期貨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而在證券市場上,自2007年9月份開始,A股超級大盤發行的步伐明顯提速,期間建設銀行自過會到掛牌交易還創出了大盤IPO耗時最短的記錄。2007年11月5日,總股本為1830億的中國石油登陸A股市場,標志著真正的“王者歸來”。隨著2007年以來陸續發行的超級大盤的限售股解禁并流通上市,以及計入滬深300指數等,滬深300指數的流通市值總規模以及前50大成分股流通市值總額的合計權重,已完全具備了作為股指期貨的標的指數正式推出期指的市場條件。另外,隨著A股市場流通市值總規模已超過8萬億元,且公募基金資產規模已超過3萬億元,機構投資者對于利用股指期貨來對沖手中股票頭寸風險的需求也更為迫切。 在目前股指期貨上市的各項準備工作都已經較充分的情況下,滬深300指數期貨很可能在2007年12月底前后推出,而此前的時間段,則是中金所公布滬深300指數期貨正式上市時間的最為敏感時期之一。 對估值極限、市場運行趨勢產生重大影響 在滬深300股指期貨正式推出前,由于市場不具備做空機制,在市場價格發現功能不完善的情況下,A股股票的價格偶爾被扭曲實屬必然。在A股市場估值目前處于歷史高位的市況下,場內外投資者敢于冒市場所面臨的潛在巨大市場風險玩“博傻游戲”,大面積“看空而不做空”也實屬必然。隨著滬深300指數期貨推出,以上的怪現象將得到明顯改善,而A股市場估值的上限、下限明顯脫離海外市場水平也有望逐漸得到糾正。 股指期貨一旦推出,其對A股市場運行趨勢的影響將很可能重演絕大部分海外市場推出股指期貨時股指運行的“流行模式”:第一,在股指期貨正式推出的前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包括300指數的A股主要指數很可能繼續上漲;第二,在股指期貨推出后的三個月時間內,因市場估值泡沫明顯,A股市場很可能展開中級調整行情;第三,股指期貨推出的初期階段,很可能將對A股市場產生明顯的資金分流效應。事實上,在2005年A股權證市場推出后的6個月內,權證交易對A股股票交易的分流資金非常明顯(圖1);第四,從長期角度看,股指期貨的推出與否,將不影響A股市場長期運行趨勢。 滬深300指數或取代滬綜指成為市場領先指標 滬深300指數期貨正式推出后,很可能逐漸取代滬綜指成為市場領先指標,而滬深300指數及其前10大權重指標股、滬綜指前5大指標股有望成為市場各主力機構資金參與滬深300指數期貨投資時的重點博弈對象。 主要理由如下:一方面,在滬深300指數作為股指期貨的標的指數,其波動幅度將對機構投資者參與股指投資的收益率產生最直接影響的情形下,滬深300指數及其前10大權重指標股更容易成為機構投資者的博弈對象;另一方面,滬深300指數權重股中信證券、浦發銀行等股價的波動對滬深300指數波動的“杠桿效應”,皆明顯大于滬綜指權重股工商銀行股價波動對滬綜指波動的“杠桿效應”,因此,在股指期貨推出后,滬深300指數及其前10大成分股更可能成為機構股指期貨投資時博弈的重點對象。 當然,考慮到滬深300指數與滬綜指的波動方向與波動幅度關聯度極大,因此,中國石化、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工商銀行與中國銀行等對滬綜指走勢也具備顯著“杠桿效應”的滬綜指權重指標股,也可能成為各主力機構參與股指期貨投資時博弈的次重點對象。 相關報道: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