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商業銀行參與期指仍存問題:對風險一知半解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4日 01:45 新京報
馮一萌 在監管層的積極推動下,商業銀行籌備股指期貨特別結算會員的進程正在加速。但是,除了少數商業銀行因為籌備時間較長,而對金融期貨結算業務較為熟悉之外,大部分商業銀行對期貨行業本身蘊含的巨大風險還處于一知半解狀態,少數商業銀行人士甚至認為商業銀行只需準備一套技術系統就萬事大吉。 王華就有這方面的困惑,雖然他十分清楚股指期貨業務風險巨大,商業銀行參與金融期貨結算業務也會承擔附帶的風險,銀行作為特別結算會員是承擔風險的第一責任人,如何控制風險,如何與參與機構一起分擔風險?如何在系統上、技術條件上對期指交易提供支持?結算手續費率如何確定?他對這些問題依然感到有些把握不足。 也正因如此,王華所在的銀行對股指期貨業務的準備工作一直很低調。 一業內人士認為,商業銀行參與股指期貨存在三方面的風險。 一方面,目前特別結算會員與交易會員共同進行的仿真測試還沒有做到與未來真實交易全面模擬,只是充當了結算數據轉交的“二傳手”。另一方面則是技術系統的風險。目前商業銀行中為股指期貨準備的系統能夠接受間接下單者仍為數不多,而間接下單比直接下單更有利于控制風險。與此同時,對合作伙伴,即交易會員的選擇也值得考慮。銀行應該選擇那些前期經營管理規范,對系統本身、人員素質、風險管理、市場風險等方面比較謹慎的期貨公司,否則就容易適得其反,增加風險。 為了在期指推出初期更好地控制風險,記者了解到,不少商業銀行正在對前期有意申請成為中金所交易會員的期貨公司進行考察,希望從中篩選那些財務質量比較好,風險控制較為優秀的期貨公司。“通過考察,銀行才能夠了解期貨公司對市場,對客戶以及對風險管理理念的認識。”一銀行人士告訴記者。 相關專題: 相關報道: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