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臧大年:滬深300指數期貨合約抗操縱性最強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5日 08:06 證券日報
原臺灣期貨交易所副所長、上海期貨交易所高級顧問臧大年 記者:您認為即將推出的滬深300指數期貨是不是容易被操縱? 臧大年:衍生商品由標的物(Underlying)繁衍而來,標的物扮演母親的角色,衍生商品則為子女,健康的母親才能生出正常的子女,標的物市場的廣度和深度一定要夠,否則衍生商品市場可能提供有心人操作的空間(由于衍生商品杠桿倍數高,先將衍生商品部位架好,再調動資金影響標的物價格),正因為這種顧慮與考量,當初內地才決定以滬深 300 指數為標的。 由于滬深300指數的夠大、夠深,所以,長期來看操縱似乎不太容易,但在特定時段(較短的時段內),集中力量影響指數,則不是不可能的。以臺灣經驗來看,到期效應(股指期貨到期時,現貨市場價格與交易量波動比較大)確實有,但還沒有讓人感到很嚴重的情況。 記者:從臺灣經驗來看,如何防止操縱行為? 臧大年:以臺灣股票指數為標的物的市場有兩個:臺灣與新加坡,前者交易量比較大,但未平倉合約較少,新加坡的未平倉合約則高出數倍之多。由于臺灣市場有期貨交易稅(相當于內地的印花稅)的規定,外資在成本與其它因素的考慮下,現貨部位雖在臺灣,但股指期貨部位多建在新加坡,加上兩個商品最貨結算價計算日期與方式不同,由于摩根臺指期貨是以最后交易日的收盤價作為最后結算價,所以摩根臺指到期效應比較大、比較明顯。 滬深300與臺股期貨以及摩根臺指期貨最后結算價計算方式不一樣,是以最后交易日最后 2 小時的算術平均價,另外,上市初期,外資尚不得參與交易,相信到期效應不會像摩根臺指期貨。 記者:股指期貨推出后是否會和權證一樣被熱炒? 臧大年:處于過多資金追逐相對較少的投資標的物時,如果新上來的商品受到投資人的偏愛,似乎不讓人感到意外,與商品的品種或特性關聯不大,就算有,也扮演相對次要的角色。 從商品特性來看,股指期貨與權證有其基本的、很大的差異,權證沒有日結,不會有穿倉或爆倉的情況發生,某一個程度有點像彩券,買了以后看會不會中獎,沒中就認命,期貨則非常不一樣 ,相信投資人會(或最好是)比較冷靜。而權證會被熱炒除了現貨行情旺之外,推測個股沒有信用交易也是原因之一,杠桿效用全反映在權證上了。 記者:融券機制是不是推出股指期貨的前提或者說是必要條件? 臧大年:首先,將融資制度也加進來,討論可能更完整。可以說,融資、融券機制不是推出股指期貨的絕對必要條件,但如果實施,將使股指期貨與現貨交易更為順暢,金融市場更為完整、公平。 了解套利交易原理的人都知道,當期貨市場價格高過其合理價格(也就是現貨價格相對太低),會吸引套利者買入現貨、賣出期貨,由于套利利潤為現貨與期貨部位相沖后的結果,單位利潤不大,必須盡量降低相關成本,如果能夠融資,則建立現貨部位的成本(交易相關成本的最大宗)可大為降低。 當期貨市場價格低于其合理價格(也就是現貨價格相對太高),吸引套利者買入期貨、賣出現貨,如果不能融券賣出,則無法順利執行(手中持有現貨部位的人,可以賣出持股,其效果等同于放空)。臺灣雖開放散戶融資融券,但絕大多數機構投資者并不適用,散戶限于資金,作套利交易的機會不大,所以至今每當期貨市場價格低于其合理價格,以臺灣的用語,當期貨市場處于逆價差即期貨價格低于現貨價格的情況時,因為調整機制(買相對偏低的期貨、賣相對偏高的現貨)不容易發揮,會拖延比較久,甚至逆價差擴大到不合理 的情況。 如果把股指期貨看做大盤指數的多空信用交易,在個股沒有相對應的融資券機制下,市場潛在的多空力量則不對稱,會造成在期貨市場,持有大量現貨(股票)的交易人,主導的力量更大。 最后,如前所述,融資券機制提供現貨交易人杠桿操作的工具,可以避免市場投機力道全跑到股指期貨這邊,促成大家不愿意看到的熱炒現象 ,雖說現貨市場有權證,但畢竟是權利金交易,而非現貨交易。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