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資本市場發生轉折 股指期貨呼之欲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7日 08:00 每日經濟新聞
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6日在夏季達沃斯年會上說,中國資本市場近年來發生了轉折性變化:成功實施股權分置改革、進行券商綜合治理、加強市場基礎性建設、推進市場改革和創新、不斷加強市場監管…… 時間很短 世界矚目 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時間很短,然而發展速度令世界矚目,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尚福林介紹,到2007年8月底,中國境內上市公司已超過1500家,市值達23萬億元人民幣,超過GDP。隨著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大型企業上市,市場結構也發生了變化,截至目前,市值排前50名的上市公司市值已占A股總的比重達60%,比三年前提高20個百分點。 幾年的時間里,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者結構發生顯著變化,近8萬億元流通市值的44%被機構投資者持有,比三年前提高了24個百分點。市場功能進一步發揮。尚福林說:“前幾年市場低迷時,市場總是擔心擴容,尤其對大盤股的承接力較弱。”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現在的大盤權重股已經成為許多投資者長期看好和持有的對象,并成為市場重要的穩定力量。 尚福林認為,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完成,各類股東利益訴求趨于一致,股市融資環境發生變化,中國股市籌資功能不斷增強。從2005年開始的約一年時間里,中國內地的資本市場停止了IPO。據統計,2006年下半年股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并恢復IPO以來,境內市場累計籌資5066億元人民幣,比此前五年的累計籌資額還要多1070多億元人民幣。同時,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等市場化運作,公司存量資產質量提高,資源配置作用顯著增強。 在交易所主板市場發展壯大的同時,中小企業板發展迅速。截至目前,有164家中小板公司,而且交易活躍,總市值達8254億元。創業板的準備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場外交易系統逐步完善。 尚福林對此深有感慨。他說,一家上市公司的CEO曾經直白地向他透露了企業選擇在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原因--“中國的經濟發展如此之快,市場如此之大,資本市場參與者如此之多,在境內上市就相當于每天都在打免費廣告”。 機遇難得 積極應對 尚福林認為,雖然總體上中國的資本市場保持了較好的發展勢頭,但這一市場仍處于新興加轉軌的階段,市場基礎薄弱,防范和化解風險的自我調節機制沒有完全形成。“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股市運行當中不可避免會發生波動,這都需要在改革和發展中逐步完善。” 對今后的資本市場發展,尚福林認為,市場參與各方必須珍惜市場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接受面臨的挑戰,要通過深化改革和推進創新,積極應對市場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 據了解,中國證監會今后將加強市場基礎性建設,進一步加強法律法規建設,維護市場的公正公平原則,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進一步培育市場相互制衡自我約束、創新發展的機制,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來促進市場的健康發展。將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快創業板和場外交易市場的建設,滿足不同類型企業融資需求。發展股指期貨和金融衍生品,完善市場功能。進一步發展和壯大機構投資者,改善投資者結構。 前一階段,中國政府有關監管部門加大了對市場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力度,對抑制市場過度投機炒作,維護股市長期向好起到了好的作用。尚福林表示,今后監管部門還將嚴查信貸資金違規入市,防止熱錢流入股市,著力創造良好的市場運行環境,從根本上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經過多年風雨洗禮,中國的投資者正在日趨成熟,然而快速發展的資本市場也吸引了越來越多新的投資者,各種非法證券活動也在不斷增加。中國證監會有關官員指出,投資者應充分理解“買者自負”的原則,真正明白“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從風險承擔能力和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合理作出資產配置。警惕和自覺抵制不受法律保護的各種非法證券活動。 品種創新 呼之欲出 上海市政府金融辦副主任方興海認為,中國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推動了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進程。他希望能夠在上海推出更多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希望中國證監會能為上海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優惠政策,這位上海的金融官員顯然對上海邁向國際金融中心充滿期待。 尚福林指出,股指期貨目前已經做好了法規和技術準備,正在做投資者準備,將會適時推出。曾一直是中國資本市場短腿的公司債券市場已經啟動,今年開始,有關部門已經開始穩步推進債券市場的發展,第一家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債券即將發行。他還透露,中國將開始審批合資證券公司,使中國的券商更加國際化,更加具有競爭力。 “中國資本市場走過十幾年的歷程,到目前為止還不夠成熟,前面的道路會有很多坎坷。但我相信通過所有市場主體的不懈努力和各方面的支持,中國資本市場一定會健康發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尚福林這樣表達他對中國資本市場前景的展望。 【變化·不變】 尚福林辟謠:境內企業赴港上市政策不變 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6日在大連說,監管機構對于境內公司到香港上市的政策沒有任何變化,將仍然支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設下10億美元門檻是謠言 此前有媒體報道,中央政府計劃提高內地企業赴香港上市的門檻。除非企業的融資規模超過10億美元,或計劃在香港和內地同時上市,否則它們赴香港上市的請求將無法獲得中國監管機構的批準。 對此,尚福林表示,10億美元融資門檻的消息是子虛烏有的,中央政府的政策沒有變化,變化的是市場。 2005年5月,中國開始股權分置改革,暫停A股首次公開發行,一直到2006年年中才得以恢復。“在這期間,正趕上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改革,需要上市融資補充資本金,但由于國內A股市場暫停發行,很多內地大型企業到香港發行上市。” 香港聯合交易所的數據顯示,截至2006年8月31日,在香港主板市場上有來自內地的100只H股股票,43只紅籌股股票,占香港股市總市值的50.91%,這一比重在過去兩年間增長了22個百分點。 2006年以來,中國資本市場的股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境內資本市場發生轉折性變化,基礎制度問題得以解決,投資者信心恢復。“在這種情況下,境內A股發行股價要比香港發行高,企業傾向于選擇發行價格比較高的市場。”尚福林說。 證監會數據顯示,自2006年下半年恢復IPO以來,境內A股市場累計籌資5066億元,比此前5年的累計籌資額3900億元多1070億元。 “AH股價差將逐步縮小” “股價是投資者的判斷形成的,隨著內地與香港證券市場的不斷溝通,A股和H股的差價將逐步縮小,但在今后一段時期內將繼續存在。” 尚福林指出,即便在內地發行價相對較高的情況下也不排除企業有到香港融資的需求。這些年的實踐經驗表明,內地企業赴港上市不僅籌集了資金,還通過不斷向國際市場學習,逐步改善了經營觀念和經營模式。目前,境內企業在境外上市不再單純為籌集資金,而更多是希望通過境外上市完善公司治理、提高國際競爭力。 中國股市走強,境內企業爭到境外主要資本市場上市的狀況也發生改變。包括香港在內的境外證交所對境內企業上市資源的爭奪日漸激烈。紐約證交所剛剛獲準在華設立代表處,計劃年底前正式運營。納斯達克的中國代表處也在積極申請籌備中。 尚福林表示,境內企業大量客戶在境內,希望通過上市擴大其境內影響,這是決定其上市地選擇的要素。他表示,將尊重企業選擇,無論在A股、H股上市,還是其他境外交易所發行,證監會都持支持態度。新華社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