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大豆市場走勢回顧及2007年展望
2006年的期貨市場可以說是金屬能源等工業產品與農產品各占半邊天。上半年,基本金屬、貴金屬和能源輪番上漲,創出了近年來的新高,在這些品種風光的時候,農產品價格一直蟄伏于低位。下半年,隨著小麥、玉米價格的啟動,大豆價格可以擺脫低位向上運行,農產品開始了自己的牛市行情。通過CRB能源、CRB金屬的指數圖表與CRB谷物油籽的指數走勢對比可發現,金屬和能源的走勢遠遠超過谷物農產品。這就為今后農產品價格的上漲提供題材和空間。2006年下半年農產品的牛市行情很大程度上也基于此。
第一部分:2005年市場回顧
2006年大豆市場相對前幾年的行情來說,當年走勢比較平淡,大部分時間延續了上一年度的走勢。從9月份開始,市場才逐漸擺脫了前期慢漫漫跌市進入上升階段。總體來說,2006年大豆市場經過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1月初至7月下旬。該階段價格總體以下跌為主。2006年1月4日開盤后價格不斷下行,跌至1月17日開始反彈,但在未有效突破阻力位進入整理,4月3日向下有效突破了三角形整理的下沿,空頭趨勢再度確立。此后價格反彈受阻于阻力位2693點后跌幅加大,于7月27日跌至低點2445點時開始出現反彈,但指數反復震蕩形成了三角形整理。
第一階段走勢特點:在上半年里,大豆價格一直處于下跌過程中。當期的基本面利空因素占大部分,尤其是禽流感對養殖行業和養殖行業留下的陰影一直沒有消退,并且南美大豆產量基本正常,使得大豆價格難以形成上漲行情。
一、禽流感
國際糧農組織預測,2006年全球禽類產品消費量為8180萬噸,比原先預計的8460萬噸下降近300萬噸;全球禽類產品市場的貿易量約為810萬噸,比先前估計的860萬噸減少50萬噸。由于人們對禽流感的恐慌心理,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一些國家禽類產品的消費量將會下降。據該組織統計,自2006年2月中旬以來,意大利禽類產品消費量下降了70%,法國下降20%,北歐地區則下降10%。流感相繼擴散至中亞以及東歐部分國家及地區,引發了上述地區對禽肉類食品的恐慌,間接的打壓了歐亞兩大洲對豆粕的消費。另外,巴哈馬群島的禽流感凝似也將美洲大陸帶到了疫區的邊緣,使得市場進一步雪上加霜。另世界衛生組織的官員表示,禽流感病毒不久后可能在全球傳播,并可能導致全球二百萬至七百萬人感染禽流感而死亡。禽流感疫情在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情況下,飼料企業,油廠及貿易商對后期市場觀望心理加重,需求的下降對大豆的價格影響最大。在總體供大于求的情況下,上半年大豆消費進一步萎縮導致大豆市場遲遲沒有起色。另外,從下游畜產品生產價格變化也可以看出,養殖行業的低迷對大豆大豆市場的影響。
受生豬和家禽價格大幅下降的影響,2006年第二季度,我國畜產品生產價格同比下跌15.2%,帶動全國農產品生產價格總水平下降5.6個百分點。生豬、家禽價格下降是畜產品價格下降的主要因素。與2005年同期相比,二季度生豬價格下降23.4%,家禽價格下降11.6%,禽蛋價格下降12.6%。生豬、家禽和禽蛋價格下降帶動畜產品價格分別下降12.6、1.6和1.3個百分點。畜產品價格下降主要是由于在肉類產品產量持續增長的同時,消費需求增長放緩,出口受阻,導致市場供大于求,價格趨于下降。禽流感疫情一定程度加劇了畜產品市場的過剩壓力。
二、大豆產量
2006上半年全球大豆供需情況沒有明顯的改變。美國農業部預計,美國大豆庫存數字仍是5.65億蒲式耳其他方面的數字也沒有變化。只是略微調低巴西2005/06年度的大豆產量150萬噸,至5700萬噸,其它國家產量沒有改變,需求總量也沒有大的變化。2005/06年度巴西大豆播種面積約為2220萬公頃,由于部分州因生長階段的干旱和收割階段降雨以及一些地區的銹菌病使得產量低于預測水平,總產量由先前預計的5800萬噸水平調低至5600萬噸左右,但總體仍高于上年度。阿根廷2005/06年度大豆產量為4075萬噸,較2004/05年度大豆產量為創紀錄的3830萬噸增加了245萬噸。而阿根廷農業部預估2005/06年度大豆產量為創紀錄的4020萬噸。美國農業部預估阿根廷2005/06年度的大豆產量為4130萬噸。可見,阿根廷實際產量略高于本國農業部預計數量,而低于美國農部預估數量。
三、銹菌病對大豆的影響
大豆銹菌病對作物具有較強的危害性,是一種高致病、靠風傳播的真菌,病菌通常在開
花期開始傳播,如果不加以處理,則會造成大豆減產幅度高達80%。2005年亞洲銹菌病造成農民損失金額達到20億美元,其中67%是用于購買農藥的額外費用。農藥通常不會完全消除病菌,因此需要多次噴灑農藥才能阻止病菌蔓延。2005-06年度巴西共發現了1409例病菌,截止2006年2月21日,巴西農業研究機構EMBRAPA稱,巴西亞洲大豆銹菌病例目前已達到968例。據2006年4月21日巴西政府農業研究機構Embrapa稱,受亞洲銹菌病影響,截止4月21日巴西05/06年度大豆產量將減少150萬噸。位于巴拉那省的Embrapa當時預測稱,因產量下降及噴灑農藥導致生長成本提高,造成的經濟損失將達到17.5億美元。而在截止到2006年11月30日巴西共有五個省發現了大豆銹菌病,但2006年病菌案例低于去年水平。
第二階段:8月至12月。該階段大豆價格由下跌轉入低位震蕩,構筑了一個時間為兩個月的三角形。9月份,市場向上有效突破了三角形整理狀態,越過了2500元的阻力為并逐步上漲。到10月份以后加速上漲,創出當年高點2960。12月上旬,大豆價格開始回調,在2800附近形成平臺整理,在最后2周內,市場借助美盤上漲帶動重新回到2900以上。
關于國內現貨價格,10月份新大豆收獲上市以后,由于前期市場各方比較看空大豆價格,盡管期貨價格上漲和其他農產品價格的走高也沒有帶動大豆現貨價格有多大的漲幅,黑龍江大豆收購價格保持在1.02-1.05元/斤。隨著期貨價格繼續上漲,現貨價格也開始啟動,到11月初,東北地區大豆價格已經漲到1.20元左右,部分地區最高接近1.25-1.28元。
第二階段走勢的特點是農產品價格普漲,各品種之間相互影響,小麥和玉米價格成為牛市行情的導火索。
一、農產品的全面走強拉動大豆價格
今年澳大利亞大部分農業產區遭受嚴重干旱破壞,2006/07年度澳大利亞小麥產量預計大幅減少三分之二,約為950萬。澳大利亞是全球第二大小麥出口國,也是最大的大麥出口國。澳大利亞的嚴重旱情已經促使國際谷物理事會把今年全球小麥產量預測數據下調5.4%,只有5.852億噸。
美國農業部在10月份的報告中,也下調澳大利亞2006/07年度小麥產量至1100萬噸,9月份的預估為1950萬噸;同時,下調全球小麥2006/07年度產量至5.8514億噸,大大低于2005/06年度6.1885億噸,降幅也為5.4%。當然也調減了需求量,美國農業部在10月份的報告中預估全球小麥2006/07年度消費量為6.1307億噸,比2005/06年度的6.2307億噸減少1.6%。因為產量更大幅度的下降,美國農業部預估全球小麥2006/07年度期末庫存降至1.193億噸,比2005/06年度的1.4723億噸減少19%。這造成全球小麥供給緊張。澳大利亞甚至考慮進口小麥。
10月份,玉米也大幅上漲。在全球玉米產量小幅減少的情況下,需求表現強勁,從而也令玉米供需格局趨于緊張。尤其市場越來越看好玉米作為乙醇燃料的主要原料之一的需求。擁有這一特點的還有豆油,豆油成為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其需求也被市場看好。在本月漲幅中,豆油也出現大幅上漲,12月美盤豆油漲幅達到14%。
玉米、小麥價格的持續上漲拉大了與大豆的比價關系,商品間出現了套利,引起基金的追逐。大豆價格受此原因而上漲。
二、美國大豆產量接近歷史最高水平 供需仍有剩余
2006年12月份美國農業部報告預測美國大豆單產為43蒲式耳/英畝,收獲面積7450萬英畝,總產量32.04億蒲式耳。盡管大豆種植面積大幅增加,但農業部美國大豆產量預測仍低于市場預期的32.13億蒲式耳。大豆總供應量為36.53億蒲式耳。需求方面,出口量為11.45億蒲式耳,壓榨量17.80億蒲式耳。總體需求為30.91億蒲式耳,年終庫存量5.65億蒲式耳,高于去年的4.49億蒲式耳。
5.65億蒲式耳的庫存數據創出了歷史最高,但與次高的年份1985/86年的5.36億蒲式耳相比,庫存消費比有大幅下降,當前預測為18.3%,這說明本年度需求的強勁態勢。
從全球大豆供給情況看,12月份的報告調高了180萬噸大豆至2.27億噸而總需求量仍保持在2.93億噸。當年大豆庫存為5572萬噸,庫存消費比為25%。應該說當前大豆供需保持平衡略有盈余。
美國大豆平衡表
單位:百萬蒲式耳
|
2006/07年度 |
2005/06年度 |
2004/05年度 |
2003/04年度 |
2002/03年度 |
2001/02年度 |
2000/01年度 |
期初庫存 |
449 |
256 |
112 |
178 |
208 |
248 |
290 |
產量 |
3,204 |
3,063 |
3,124 |
2,454 |
2,756 |
2,891 |
2,758 |
總供給 |
3,641 |
3,322 |
3,242 |
2,638 |
2,969 |
3,141 |
3,052 |
國內壓榨 |
1,780 |
1,739 |
1,696 |
1,530 |
1,615 |
1,700 |
1,640 |
出油率 |
11.35 |
11.73 |
11.42 |
11.16 |
11.42 |
11.12 |
11.23 |
出口 |
1,145 |
947 |
1,097 |
887 |
1,044 |
1,064 |
996 |
種用 |
91 |
93 |
88 |
92 |
89 |
90 |
91 |
調整 |
75 |
95 |
104 |
17 |
42 |
79 |
78 |
總消費 |
3,091 |
2,874 |
2,986 |
2,525 |
2,791 |
2,933 |
2,804 |
期末庫存 |
565 |
449 |
256 |
112 |
178 |
208 |
248 |
庫存消費比 |
18.30% |
15.60% |
8.60% |
4.40% |
6.40% |
7.10% |
8.80% |
農場平均價 |
5.70-6.5 |
5.66 |
5.74 |
7.34 |
5.53 |
4.38 |
4.54 |
資料來源:美國農業部
三、2006年中國黑龍江大豆播種面積和產量雙雙下降
2006年,黑龍江省的大豆播種面積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減少,這也是連續第二年減少,官方統計數據為今年大豆面積減少13%,有的民間機構統計認為,大豆播種面積減幅要大于這個數字。主要增加面積為玉米、經濟作物、水稻等。
從產區天氣情況看:2006年黑龍江省大部分地區天氣情況比較一致。1、在播種期:4月份干旱低溫,且東澇西旱。2、苗期情況:5月份嚴重干旱,大豆出苗不齊,段苗嚴重。3、6月份,雨多日照少,苗荒嚴重。4、7月初到7月上旬,一直連續高溫少雨。在這種天氣影響下,絕大部分地區大豆生長期要延后5-7天,個別地區大豆生長期達到了10-15天。
大豆生長狀況:黑龍江省西部的訥河市、內蒙古莫旗、賓縣部分地區的大豆長勢最差,干旱也較為嚴重,北安地區的幾個農場、海倫市、綏化周邊地區的大豆長勢最好,地表土壤濕潤,克山、拜泉、依安、五大連池、牡丹江等地大豆長勢一般。從全省平均來看,預計2006年黑龍江省大豆平均單產要低于2005年,但后期天氣如果正常且沒有早霜,預計減幅有限,預計幅度在5%左右。
大豆種植成本因柴油價格增加、人工費增加、農藥使用數量加大等原因,2006年大豆生產成本較去年有所增加。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報告認為,2006年氣候總體上有利于大豆生產。大豆單產與上年基本持平,但由于種植面積減少,總產將略減。部分大豆產區也受過旱災影響,占全國大豆播種面積近40%的黑龍江、內蒙古兩省區由于干旱,單產分別下降5.2%和34.6%。全國大豆總產量155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40萬噸。
由于2005/06年度全球市場大豆價格持續低迷,打擊了中國的大豆市場價格,影響了農戶種植大豆的收益,因此農民種植意向有所降低,預計種植面積也會相應有所減少。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市場,預測2007年中國大豆的播種面積為890萬公頃,較上年的910萬公頃降低20萬公頃,降幅2.2%。主要原因是部分大豆改種玉米。在天氣條件基本正常的情況下,預計2007年中國大豆的產量為1560萬噸,較上年的1550萬噸增長10萬噸,增幅0.7%。
四、南美大豆面積下降影響未來供給平衡
從12月份農業部報統計,巴西、阿根廷大豆產量與上月數據沒有變化。巴西大豆產量5600萬噸,阿根廷大豆產量4200萬噸。由于2005/06年度,大豆價格低迷、種植成本提高以及雷亞爾升值,巴西農民大豆種植效益不好。這將影響來年大豆種植面積。
油世界預計,2007年南美大豆播種面積估計為3990萬公頃,比上年的4110萬公頃減少3%。大豆播種面積估計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巴西的大豆播種面積預計從上年度的2210萬公頃減少到2050萬公頃,巴拉圭的大豆播種面積估計從222萬公頃減少到203萬公頃,玻利維亞的大豆播種面積估計從97萬公頃減少到95萬公頃。而阿根廷的大豆播種面積估計從上年度的1550萬公頃增至1610萬公頃,烏拉圭的大豆播種面積估計從上年的31萬公頃增至33萬公頃。
現在時段分析未來南美大豆產量高低以及對未來全球大豆供應結構的影響還比較早,但有一點可以看出,如果南美大豆種植面積調減幅度超過預測水平,勢必打破現有的供需結構狀況。
從油籽消費角度分析,全球2006/07年度油籽需求量可能會三年來首次超過產量,這將造成600-700萬噸的供應缺口。由于全球食用和非食用需求強勁增長以及預期2007年需求將超過產量會造成油籽和植物油庫存下降,因此中長期基本面非常看漲。因美國和阿根廷產量前景改善,油世界10月份預計2006/07年度全球大豆產量上調至2.208億噸,較上月預測增加230萬噸 但由于預期需求將增加1000萬噸,大豆庫存將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