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員:白巖
事件:
8月份三只定開型債基奪得債基排名前三甲,漲幅分別為6.23%、5.80%、4.53%,收益十分可觀。但從季報中觀察到上半年定期開放型債基申購額為17億元,贖回額卻達到262億元,遭遇到大量贖回,之前也發生了多次定期開放式債基轉型為普通開放式債基。
點評:
定期開放式債基遇冷,既有市場大環境的因素,也有其自身的原因。
在總體環境上,債券型基金的風險收益比下降,不足以吸引投資者,定期開放型債基也難以幸免。在去年,整個資金面偏于緊張,利率中樞持續運行于高位,債券市場持續走弱,債券型基金整體表現不佳。反觀貨幣型基金受益于利率水平高企,業績持續走高,吸引力大幅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債券型基金整體吸引力都不及貨幣型基金,定期開放型債基作為其中一員,不受投資者青睞也很正常。至今年上半年,隨著資金面寬松,利率中樞下移,債券型基金表現總體提升,但投資者對于債基去年的表現仍心有余悸,加之股市回暖,趨勢性機會與主題性行情交替,權益類基金吸引力更勝一籌。因此,雖然債券型基金在上半年總體表現不錯,但整體遭遇凈贖回逾700億份,規模下降逾600億元。在債券型基金總體不受投資者青睞的情況下,定期開放式債基遭到冷遇也不足為奇。
就定期開放型債基自身而言,收益優勢難以抵御流動性列示影響。定期開放型債基由于可以在一定期限內封閉運作,不必受資金申贖的打擾,故表現一般優于普通債基,2013年至今,定期開放型債基的平均收益要好于開放式純債類債基。但定期開放型債基的優勢有限,年化差距一般只有1到2個百分點,較之于定期開放型債基動輒1年的封閉期而言,這個收益差距吸引力并不強。
在總體大環境不可控的情況下,定期開放型債基想要提升自身吸引力,重要的還是在于提升自身資管水平,把握好自身定位,盡可能突出自身的定位差異。當定期開放型債基的收益優勢可以覆蓋其流動性上的劣勢,且開發出更多適宜投資者的不同封閉期限的產品,相信其終會重獲市場的認可。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