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一直以來,公募基金業都在努力創新,不過,大多數創新一波三折,融通基金效仿海外市場推出的目標觸發式基金,也因業績不佳而擬轉型。不過,基金業對創新的探索不會結束,各種聯姻互聯網的寶寶還會不斷涌現,而新《運作辦法》即將實施,FOF這一創新產品也許將很快問世。
中國基金報記者 方麗
基金創新就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國內第一只目標觸發式基金,日前發布公告稱將召開持有人大會,謀求轉為一只普通的混合型產品。從創新產品退回普通產品,是順應投資者需求,在基金業歷史上也不少見。
創新是基金行業的前行動力,但是創新產品“叫好又叫座”非常難,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更需要時間檢驗。
融通通澤擬轉型
作為國內首只目標觸發式基金,融通通澤自誕生起就備受市場關注。而上周六,融通基金公告稱,融通通澤擬召開持有人大會,對轉型事宜進行投票表決。轉型思路是,將原本封閉運作且存續期為1年的融通通澤,變更為一只永續的混合型開放式基金,基金名稱變更為“融通通澤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此外,浮動管理費率變更為1.5%的固定管理費率,每年分紅次數由不少于1次變更為不超過12次。
融通基金總經理助理兼投資總監陳鶴明表示,融通通澤如成功轉型為混合型基金,其業績比較基準也是年化收益率8%,仍延續此前追求絕對收益的理念。
和轉型方案同時進行的是,融通通澤增聘了丁經緯為基金經理,與原基金經理周珺共同管理該基金。丁經緯曾管理過基金專戶,而他管理的另一只目標觸發型基金融通通源,截至7月23日,今年以來凈值增長率為4.4%,同期滬深300下跌了7.1%。
為何融通通澤選擇轉型?融通基金相關人士表示,這是順應基金持有人的要求。公開資料顯示,融通通澤在去年8月31日成立,原本規定,累計凈值連續3個工作日超過1.1元或者封閉滿一年后,將自動清盤。目前其距離到期日僅一個多月,但單位凈值還在0.9元附近,如果到期清盤,可能給投資者造成實際虧損,而如果成功轉型,便可繼續運作,降低到期產生實際虧損的概率。
融通基金在業內首創目標觸發型基金,除基金通澤之外,還有其他3只觸發型基金。截至7月23日,融通通源、融通通瑞的累計凈值分別為1.044元、1.031元,兩只基金有望提前觸發。而融通通祥凈值為0.997元,在存續期扭虧為盈的可能性較大。
公募創新往往一波三折
陳鶴明坦言,任何創新行為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在曲折中前行。這既是融通通澤轉型的寫照,也是國內基金創新的現狀。
從基金業創新史來看,雖然基金產品創新極大地推進了行業發展,但由于種種原因,并非所有的創新都能獲得較好效果,創新成功的案例也非常少。
短期內最為成功但結局最悲慘的創新產品莫過于QDII,2007年出海的4只QDII都受到追捧,但遭遇了2008年海外市場的大跌,目前這些產品仍有較大虧損。
還有一些基金是學師海外,但在國內水土不服。如生命周期基金,在美國其2013年底規模達到6180億美元,但在國內僅有3只產品;還有定期支付基金,彭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海外定期支付現金流的基金產品資產規模接近4萬億美元,但在國內市場只有9只產品,今年成立的2只產品募集規模僅2億左右。
還有一些創新產品已經很少有人關注,如傘形基金、中短債基金、復制基金等。而最近幾年推出的理財基金、定期開放債券基金等也因故淪為“雞肋”。
融通基金產品開發部總監羅瑾表示,完美的創新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多方面因素的配合,任一因素的缺失都可能導致創新實踐效果不達預期,但創新需要容錯空間和容錯機制。他還表示,絕對收益理念的公募產品符合投資者需要,在適當時候,融通基金會考慮繼續推出這類產品,未來可能會嘗試QDII類、對沖類、保本類等多種設計,不斷豐富產品線。
“創新需要用比較長的時間來考量,比如貨幣基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并沒有受到市場關注,還曾經出現大額贖回導致基金公司賠錢的情況,但目前聯姻互聯網后成為最受歡迎的品種。”深圳一位產品設計人士表示,對待基金創新需要更多耐性,讓時間來檢驗。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