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穎樺
技術的升級往往猶如阿基米德支點,能夠撬動整個局面的變化。
這點上在今年以來的資產管理機構稽查風暴中體現得尤為明顯。最早的改變源于2013年的馬樂事件,那是大數據的身影第一次進入到這個以往調查難度極高的領域。
“近期的變化主要還是源于大數據,調查重點集中在資產管理機構利用非公開信息交易的問題上。”一位接近證監會[微博]稽查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而未來,大數據的應用或將進入一個更新的高度。這源于在不久前證監會主席辦公會剛通過的證監會中央監管信息平臺,這個平臺將目前分散在證券監管領域各個角落的信息集合起來,即包括交易所數據庫,也包括各層級證券監管部門的日常監管、檢測數據信息。
“這將是一個智能化、云數據的平臺,未來會對提高稽查執法效率等起到很大作用。”上述人士表示。
除了技術升級之外,監管層也在進一步加強稽查執法力量。比如眼下已在上海和深圳增編稽查支隊,每個支隊增加了近100人。
從技術到人力資源配置,未來的稽查風暴將不僅是運動式,而將成為常態化。
大數據時代1.0
如果以2013年為分界點,前后的“捕鼠”信息加以對比,可以清晰看出大數據的作用。
自2009年2月“老鼠倉”入刑以來,有5件案件共8人被追究刑事責任。此前的“老鼠倉”查處案件,線索來源多來自于舉報與現場突擊檢查等,或是從其他案件順延發現線索。
事實上,在此階段,交易所作為一個天然的大數據庫,已在默默累積著數據監管經驗。
這種一線數據庫運作此前多運用于個股異動信息監測上。例如對于異動指標的建立,上交所[微博]異動指標分為4大類72項,敏感信息分為3級共11大類154項;深交所[微博]建立了9大報警指標體系,合計204個具體項目。
深交所監察系統即可同步實現超過204個報警指標、300項實時與歷史統計查詢、60余項專用調查分析、100多種監管報表監測分析等功能,每年處理的各類實時報警信息14萬余次,平均每個交易日處理報警600余次。
此前的交易所數據應用流程通常是先發現個股觸動異動指標,隨之核查該公司是否有特殊信息公布,以及與之相關的可疑帳戶鎖定。比如有從未交易過該股票的帳戶進行交易,而交易時間是在公司發布重組、高送轉等利好消息之前等。這種跡象即成為線索,按一定程序報送至證監會,證監會決定是否立案。
這個時期內,其實也有過發掘“老鼠倉”的案例,比如第一例券商從業人員老鼠倉案中,交易所就是通過日常監控發現一只股票交易異常,涉及數個帳戶與一家券商自營帳戶之間的“詭異”交易,隨之鎖定與之相關的分布在全國各地的9個帳戶,最終上報啟動立案調查。
云端“捕鼠”啟動
這種集中個股異動上的大數據應用,2013年后開始延伸到“老鼠倉”線索挖掘上。
2013年4月,上交所市場監察部監控顯示,嚴某等三個個人A股賬戶與博時精選基金賬戶交易股票存在很高趨同性,涉及股票29只。作為重要線索,上交所將其上報證監會。
這就是博時基金[微博]原基金經理馬樂涉嫌“老鼠倉”案的起源。
這種新領域的交易所大數據應用,隨之被更高頻使用。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的 “老鼠倉”調查開始,大數據“捕鼠”風暴開始步入高潮。“這一系列涉嫌老鼠倉案件調查,其線索來源都是來自于交易所日常監控下的大數據分析。”一位接近交易所人士透露。
而據證監會公布的情況顯示,2013年以來,證監會共受理涉嫌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股票案件線索38件,涉及基金管理公司十余家,涉及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兩家。
為什么大數據在2013年開始突然顯示威力?這或源于近年來交易所對于數據挖掘能力的研究推進,這其中包括文本發掘能力的引入、帳戶關系算法的提升、監管流程的重塑等。
在文本挖掘方面,以深交所為例,其從2010年開始便確定了文本發掘課題,并派了一個小組前往美國取經,借鑒了美國法定自主監管機構FINRA開發的SONAR系統,即證券監察、新聞分析、市場監管系統,用于檢查潛在的內幕交易和誤導交易者行為。這個系統每天大概處理1萬條信息和信息披露,評估2.5萬個證券價量模型,生成10-60條報警信息。
隨之深交所借鑒了這套系統,將原型系統項目和股價異動聯合起來,提供對內幕交易、市場操縱、證券欺詐的文本挖掘信息監管。
這種對于文本挖掘能力的開發,在以往單純數據挖掘上的監管又遞進了一個層次。
而在帳戶關系的對比上,更是“老鼠倉”稽查的突破點。“我們的大數據監管現在做得特別好,那套東西都快趕上淘寶的大數據了,能夠瞬間比對出賬戶關系,交易偏好和邏輯,是個神器。”一位接近上交所人士表示。
最后則是監管流程的再改進,據記者了解,交易所對“老鼠倉”等交易行為建立了專項核查和定期報告制度,目前交易所已建立實時監控機制,專項核查機制,聯動監控機制,智能化監控機制四位一體的監控體系。
“比如我們的支隊,與交易所、稽查縱隊都建立了比較先進的信息溝通渠道。”一位監管層人士透露,“當今電子技術發展情況之下,要加強稽查執法的力度,因而證監會派出機構、交易所、協會等組織都要進一步形成全面的信息共享體系。”
這三方面的升級,最后呈現出來的就是眼下的稽查風暴。這不僅是在線索發掘上由傳統人工對比轉變至現代化數字稽查帶來了快捷與全面,還給后續的調查帶來了很多改變。比如此前類似案件調查往往由于必須先到現場檢查,造成涉案人員提前知悉信息,出現銷毀證據、串供等應對方法,甚至是出逃躲避調查,給后續辦案帶來困難。
而在大數據利器介入下,這種信息泄露的情況也就可以避免,因而在本輪調查中涉事公司往往不知悉已有人員被調查。
智能統一信息平臺
盡管大數據已顯示出威力,但仍存在繼續改進的空間。
比如覆蓋面問題,此前交易所已在不斷擴大數據囊括的范圍,包括2013年主要引入的上市公司信息監控,以及融資融券標的、股權質押等。據了解,未來交易所還將把視頻等非結構化數據進一步納入視野,讓交易所的一線監管全面進入大數據時代。
而未來,它或迎來一個更為廣闊的信息平臺。
如前所述,證監會確定了建設證監會系統的中央監管信息平臺,對監管業務和流程進行集中再造。這個信息系統將囊括會機關、派出機構、交易所、行業協會和會管單位等信息系統。
這個平臺由基礎設施模塊和業務功能模塊組成。基礎設施模塊包括統一數據報送系統、中央數據庫等;業務功能模塊用于支持證監會行政許可、稽查辦案、日常監管等。
其中,最早被投入應用的將包括稽查辦案系統。
按此前擬定的時間表,2014年底前,將完成全系統業務需求的調研,制定平臺建設的總體規劃、實施方案、管理制度和各項標準;基本完成統一數據報送系統、中央數據庫等基礎模塊以及公司監管、稽查辦案系統等第一批監管系統建設。
“這是一個智能化的、云數據的大平臺,將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上述接近稽查人士指出。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