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曝出的“老鼠倉”案件,至少暴露了基金公司存在用人失察、內部風險控制失靈、投資者風險警示機制失靈等三大問題。因此必須加大追究基金經理的法律責任,讓基金公司就“老鼠倉”給投資者造成的損失進行主動問責。
本報記者 姜業慶
用風聲鶴唳來形容基金業目前的狀況一點也不為過。5月18日,一位在京基金公司的市場部人員告訴記者,現在有些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變得草木皆兵了,甚至連原有的微信群也退出了,深怕不慎透露了相關信息,最終導致監管機構查到自己。這得從5月9日說起,當天下午,證監會[微博]通報了三起資產管理行業相關人員涉嫌老鼠倉案件,獲利高達2000萬元,其中公募基金經理兩位,分別有光大紅利錢鈞、嘉實和上投的歐寶林。而據不完全統計,自去年年底至今,被調查或傳聞涉嫌老鼠倉的基金經理已多達數十位。如春節前易方達原副總經理陳志民被曝攜款跑路,去年冠軍基金經理厲建超3月份被查,五一前華寶興業原基金經理牟旭東被查,最近又傳華夏基金[微博]與海富通基金經理也涉嫌老鼠倉。同時金融資管業有近50人正被調查。這意味著,涉案人員已由以往的基金經理個人,擴展到上游研究員、后臺交易員,甚至下游的托管銀行人員,并波及保險資管公司。
“這反映出很多問題。 ”申銀萬國[微博]市場研究部總監錢啟敏告訴記者,這暴露出基金公司在信息披露、盈利模式、責任追究等方面都存在相當的漏洞。
“這個制度的執行漏洞在哪,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如果不能盲羊補牢的話,那么前仆后繼的情況只能繼續上演,基金經理也成為一個高危職業。”錢啟敏強調。中歐基金[微博]董事長竇玉明日前在談到老鼠倉頻發時表示,這是公司治理結構的問題,因為現在很多基金公司股東絕大部分都是國有企業,這些國有企業總體任期制才三年五年,都追求短期目標,基金經理難免追求短期。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則分析,頻繁曝出的“老鼠倉”案件,至少暴露了基金公司存在用人失察、內部風險控制失靈、投資者風險警示機制失靈等三大問題。因此必須加大追究基金經理的法律責任,讓基金公司就“老鼠倉”給投資者造成的損失進行主動問責。凱石投資張劍輝告訴記者,盡管近期老鼠倉頻現是監管層運用大數據監察的結果,但也凸顯監管層堅決執法的決心。只是這還遠遠不夠,“老鼠倉”稽查一般采取事后監管的方式,缺乏過程監督和識別。雖然相關的法律已經相對完備,仍需加強事前、過程監控,這樣才能將事后監控的風險降至最低。同時,道德風險難控重在制度違約成本過低。
“老鼠倉”凸顯從業人員道德約束不高,但以道德標準去譴責和看待出事的基金經理和基金公司顯然于事無補,且隨著近幾年投資總監、高管的老鼠倉頻現,就足以說明道德譴責有多乏力。雖然此前對“老鼠倉”有處罰,甚至列入刑法,但是,相對于被抓的可能性和獲得的收益,違規成本很小。在此條件下,該如何規范?錢景財富副總經理、研究中心主任趙江林表示,最近監管部門加大了對“老鼠倉”的調查、打擊力度,主要利用大數據的手段,將以前有過老鼠倉行為的交易挖掘出來,并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顯示了監管部門整頓基金行業的決心。趙江林認為,如果“老鼠倉”成為行業普遍現象,投資者將會對基金行業失去信心,基金行業就會走向衰落。目前基金公司還沒有出臺能夠有效應對“老鼠倉”的辦法,觀察美國成熟市場多年以來對付老鼠倉的辦法中,最有效的還是嚴刑峻法,提高“老鼠倉”的違法成本,并且加強查處力度,通過獎勵舉報等措施來威懾“老鼠倉”事件的發生。趙江林為此建議,根治“鼠患”還需多管齊下。首先是嚴格監管,并且要長期化、常態化。其次是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通過立法形式,解決證券市場改革和監管執法面臨的制度問題。此外,一些業內人士也建議,應當建立起對基金公司的追責機制。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