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付剛 北京報道
在經濟面回落、IPO重啟以及年末流動性收緊等因素影響下,2013年四季度股市震蕩下行,這也使得原本在三季度賺得盆滿缽滿的基金開始回吐利潤,四季度整體虧損440.33億元。
基金業再現巨大虧損,與去年三、四季度倉位居歷史高位緊密相關。進入新年后,新股密集發行對市場構成一定壓力,股指再創新低,基金倉位也連續3周下降。接受記者采訪的基金經理普遍預計,2014年創業板指數強于大盤藍籌指數的趨勢仍將不變,未來市場將會更加考驗他們的選股及波段操作能力。
從TMT行業迅速撤退
截至1月22日,74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2013年度四季報全部公布完畢。這一季,大部分類型的基金業績“全軍覆沒”。
天相統計顯示,納入統計的1776只基金去年四季度共虧損440.33億元。其中股票基金是虧損大戶,共虧348.87億元,而上季度,他們還盈利1311.94億元;混合型基金虧損119.99億元,債券型、保本型和商品型基金也均告虧損;QDII型基金盈利27.52億元,但比三季度減少34%;貨幣型基金是惟一盈利擴大的類型,盈利達到77.54億元,季度增速51%。
統計數據還顯示,全部公募基金2013年為投資者實現利潤1723.9億元,其中賺錢最多的仍是股票型基金,2013年共實現利潤963億元。這也是公募基金連續第二年整體實現正收益。2012年,公募基金為投資者賺1267.5億元,2011年則虧損5004億元。
偏股基金成為虧損重災區與去年四季度行情回落以及減倉不力有關。天相統計顯示,四季度末,所有基金的平均倉位為80.43%,相比三季度末的81.80%,微幅下降1.4個百分點。
從基金重倉股數據看,去年四季度偏股基金大舉調倉換股,重點對漲幅過大的傳媒股進行減持,華誼兄弟、百視通、光線傳媒、藍色光標和博瑞傳播等進入基金減持前20大個股之列,其中華誼兄弟位列減持榜首位,由54只偏股基金重倉減到只剩4只。
基金從TMT行業大撤退的同時,又將加倉目標瞄向了估值較低、業績突出的家電、汽車、醫療服務和油服等績優行業龍頭,其中兩大家電龍頭青島海爾和格力電器成為基金增持幅度最大的個股。
除家電股外,增持較多的還包括三安光電、長安汽車、萬華化學、中國平安、復星醫藥、威孚高科和中國南車等傳統行業龍頭。這顯示出基金在選股上開始注重風格的均衡。
長線布局機會顯現
進入新年后,新股密集發行對主板市場無論從資金層面還是心理層面都構成一定的壓力,市場延續低迷弱市格局,基金倉位連續3周下降。好買倉位測算模型顯示,1月17日,偏股型基金的持股倉位已下降至76.79%。
不過,隨著市場的進一步下跌,尤其是1月20日滬指下破2000點后,不少基金經理和機構都開始認為長線布局機會顯現。益民基金策略分析師黃祥斌指出,正所謂“不破不立”,整數關口被擊穿后的市場也許意味著反彈時點的臨近。在他看來,大盤藍籌股已然超跌,或將有望帶動大盤迎來一波春節行情。
對于后市,多數基金經理認為,一季度難有趨勢性機會,但存在結構性行情和主題型投資機會。
華泰柏瑞基金投資部總監汪暉向記者表示,2014年股票市場結構性的分化行情或將延續。他認為,未來在主板風險釋放之前,資金會持續關注面臨轉型的產業和公司,機會依舊存在于新興產業的成長和消費股之中。“2013年創業板已走出一波大牛市,預計2014年強于大盤藍籌指數的趨勢仍將不變。未來的市場將會更加考驗選股能力以及波段操作的能力。”
對于今年的投資機會,農銀匯理基金研究部副總經理付娟也表示,從配置上取勝很難,更多的是自下而上精選個股的機會。例如從去年四季度開始,一些“土豪類”股票層出不窮,“土豪類”股票指:曾經是傳統行業龍頭的公司,同時持有大量現金,且管理層想轉型,這樣的股票估值較低,轉型質地較好。這些轉型的“土豪類”上市公司具有較好的投資價值,一旦發現有轉型成功的概率,投資者會主動加碼。
興業全球基金投資總監董承非也直言,2014年投資者更需從個股出發,深入研究和分析公司行業背景、基本面情況及估值水平。他強調,在A股結構化行情格局無法改變的背景下,自下而上的投資方式將越來越成為主流,無論是投資者自己進行A股投資,或是購買基金產品間接參與二級市場,都需要格外重視選股能力。
對于基金產品的選擇,國金證券基金分析師孫昭楊指出,投資者可繼續采取相對穩健的操作策略,成長、主題型風格基金,以及風險配置較好、選股能力出色的優質產品仍具有關注價值。他目前推薦的基金有:華商領先企業、農銀行業成長、嘉實主題、廣發核心精選、景順長城優選、國泰事件驅動、匯豐低碳先鋒、國聯安優選、匯添富民營、華寶收益、興全輕資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