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王硯丹
明日(6月1日),對于僅有13年歷史的券商資管行業而言,是個意義重大的日子。這一天,正式實施的新《基金法》將拉開國內資產管理大公募時代序幕;與此同時,已誕生發展8年多的券商資管大集合理財產品將逐漸告別理財市場,被券商公募基金產品取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采訪多家券商后注意到,一些大型券商資管人士對6月之后行業發展趨勢三緘其口,而中小券商則態度積極。與此同時,5月券商資管產品發行進入小高潮,其中多為分級基金產品。
35家券商或有資格
大集合產品最突出的特征是投資人數超200人、首次參與門檻一般在5萬元以上(其中限定性產品購買起點為5萬元,非限定性產品購買起點為10萬元)。第一只券商大集合產品是2005年4月光大證券旗下的光大陽光產品,成立時規模為9.12億份,投資門檻為10萬元。
而進入公募基金時代后,券商資產管理發行的產品要么是門檻為100萬元的小集合產品,要么就是起點為1000元的公募基金。而且,從事公募基金業務須合乎以下條件:3年以上證券資產管理經驗;治理內控完善;經營狀況良好、連續3年盈利;沒有違法違規行為;成為基金業協會會員等。此外,對于券商資產管理規模要求是不低于200億元,集合理財規模達20億元;最近12個月各項風險控制指標持續符合規定標準;最近一個季度末凈資本不低于10億元;最近一年證監會分類評價級別在B類以上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就目前數據來看,符合券商集合理財資產凈值逾20億元條件的券商共35家,包括中信證券、國泰君安、宏源證券等。
不過,與前期券商資管對行業發展充滿希望不同的是,一些大型券商在目前這個關鍵時點反而對公募基金業務持謹慎態度。本周,兩家大型上市券商相關人士拒絕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詳細采訪要求,僅表示“現在有些事不方便透露!
而中小型券商態度則比較積極。東海證券資管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盡管該券商旗下有一家持股45%的子公司東海基金,但公司仍在考慮積極申請公募基金資格!澳壳暗81家基金管理公司從投資管理模式到產品類型都相對單一,同質化強。券商資管加入公募陣營,可以憑借資產管理為投資人提供更豐富的投資選擇。另一方面,取得公募基金資格后,券商資管可發行ETF、LOF等基金產品,且1000元就可投資,降低了客戶門檻,拓寬了券商資管客源!
券商資管:分級產品將受青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大集合產品將謝幕之際,本月券商集合理財發行出現一波小高潮。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顯示,5月1日~30日,共有402款產品進入推廣發行,但正式成立的僅有232只。而在3、4月,推廣發行的券商資管產品分別為151只和180只。
不過,上述402只產品并不是完全獨立的不同產品,許多產品只是同一系列產品下因條款不同而衍生出的次級產品,或稱為分級基金。而分級基金中,高風險份額的優缺點也顯而易見,如西南證券旗下的雙喜瑞贏1號B(次級)成立于1月18日,至4月26日,三個多月個月時間其凈值只剩下0.3445元;但大通證券旗下的大通通達2號B類,成立日期為3月15日,截至5月28日單位凈值為11.01元,收益率超過10倍。
上述東海證券資管部門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分級基金滿足了優先和劣后客戶不同風險收益偏好,能有效提高客戶黏性。在客戶購買分級產品之前,公司會提示客戶其風險承受能力是否適合購買產品的相應份額,客戶據此自主做出是否購買的判斷。因此,預計今后券商資管分級產品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會受到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