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中國證監會公布了《資產管理機構開展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暫行規定》。根據該《暫行規定》,從今年6月1日起,符合條件的證券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機構、股權投資管理機構、創業投資管理機構等5類機構將可以直接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
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這是很多機構投資者所夢寐以求的愿望。畢竟與私募基金以及一些理財產品相比,公募基金是可以在全國范圍內公開發行的。這對于有關機構投資者的發展壯大顯然有利。因此,如果有關機構投資者為了發展壯大自己而涉足公募基金管理業務,這對于中國資本市場的長遠發展是有利的。
不過,資產管理機構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也讓一些投資者感到擔心。因為基金公司旱澇保收的基金管理費一直都是其他機構所垂涎的。如最近幾年,股市行情持續低迷,盡管其他投資者損失巨大,但基金公司每年照例收著巨額的基金管理費。2008年至2011年收取的管理費分別為307.34億、285.73億、302.34億和288.64億元。2012年上半年基金管理費也達到了129.28億元。因此,面對基金管理費的誘惑,不排除某些資管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就是盯著基金管理費而來。這一點也是最讓投資者不能放心的。畢竟對于目前這種旱澇保收式的基金管理費收取模式,目前市場上不乏質疑聲音。雖然在投資基金發展的初期,這種旱澇保收的基金管理費收取模式保證了基金業的發展壯大。但在我國基金業已初具規模的情況下,這種單一的旱澇保收的基金管理費收取模式弊端已顯現。因為這種旱澇保收的管理費收取模式割裂了基金公司與基金持有人的緊密利益關系,使基金公司、基金經理與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可能產生沖突。
目前這種基金管理費收取模式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明顯的。一是不利于提高基金公司的理財能力。因為在這種管理費收取模式下,基金公司更看重的是基金規模而不是投資收益,從長期來看,這也不利于提高基金公司的競爭力。不利于基金公司的長期健康發展。二是不利于基金公司的進一步發展壯大。因為這種旱澇保收的基金管理費收取模式并不能有效保障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因此在投資者熟知這一弊端的情況下,投資者申購基金的熱情也會受到影響。如最近幾年公募基金規模尤其是股票型基金規模難以取得進一步壯大,顯然與基金管理費旱澇保收的收取方式不為投資者所認同有關。既然基金公司不能與基金持有人同甘苦、共患難,投資者自然也會拋棄這樣的投資基金。
基于目前這種旱澇保收的基金管理費收取模式越來越不為投資者所認同的現實,資管機構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如果也是奔著基金管理費而來,那么,這顯然不是廣大投資者的福音,也不利于資管機構的做強做大。因此,在證監會發布《暫行規定》打開資管機構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大門的情況下,筆者也希望基金業能加快對基金管理費提取辦法的改革,將現行這種旱澇保收的管理費提取方法修改為與基金投資收益掛鉤的提取辦法。
而在此之前,為避免瓜田李下之嫌,資管機構在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時,應爭取實行與投資收益掛鉤的基金管理費提取方法,避免目前公募基金管理費收取辦法的弊端。只有如此,資管機構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才能得到投資者的廣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