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曉晴 廣州報道
近期,封閉式基金頻頻現身大宗交易平臺。11月21日,基金興和、基金漢盛以及基金景宏、基金裕隆等四只封閉式基金相繼現身滬深兩市大宗交易平臺。
當天,四筆大宗交易賣方營業部均為瑞銀證券上海花園石橋路營業部,而接盤方為機構席位和另一家QFII集中營——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營業部。
作為賣方,瑞銀前述營業部近期頻現大宗平臺。對此,海通證券某基金研究員稱,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公司的外方股東瑞士銀行。該行此前也有大筆投資封基傳統。所以前述倒倉行為不排除是瑞士銀行所為。
不過,除最新成為大宗交易標的的封基外,另一家QFII旗艦席位——海通證券國際部卻在大宗交易平臺上連續掃貨藍籌股。
封基大宗交易倒倉
值得一提的是,11月15日至今,包括當天四筆封基大宗在內,瑞銀前述營業部累計成交12筆。成交量和金額達1.75億份和1.26億元。
前述研究員認為,從接盤方情況來看,上述交易行為可視為機構間的一種倒倉行為。此前,基金泰和和基金久嘉于11月15日率先亮相滬深大宗平臺,當天分別成交1330萬份和1830萬份。
而本周以來,瑞銀前述營業部更是連續三交易日現身大宗平臺。11月19日,交易標的分別為基金普豐和基金金鑫,其中基金普豐成交2100萬份;基金金鑫成交1770萬份。
11月20日,交易標的增至4只,滬深各兩只。除基金漢興為首度亮相外,基金久嘉、基金普豐、基金金鑫均兩度上榜。
早在今年上半年,瑞士銀行已減持基金久嘉、基金金鑫和基金漢興等多只封基。其中基金久嘉減持2815萬份至6233萬份;基金金鑫減持500萬份至7061萬份。此外,瑞士銀行減持基金漢興后已退出其前十大持有人之列。
瑞士銀行早在2003年6月即獲得QFII資格,目前其最新投資額度為7.9億美元,僅次于挪威央行、淡馬錫富敦投資、新加坡政府投資、香港金管局4家QFII之后。
QFII掃貨藍籌股
不過,或與瑞士銀行減持封基不同,海通證券國際部卻在大宗交易平臺上連續掃貨藍籌股。
繼10月大量買入藍籌股之后,11月以來,海通證券國際部又兩度現身大宗交易平臺,共買入藍籌股7601.12萬股,耗資4.96億元。
11月7日,海通證券國際部以當天收盤價從申萬上海新昌路營業部接盤浦發銀行(600000.SH)等6只金融股,合計成交2446.12萬股,成交額1.88億元。12日,其買入數量增至13只,累計買入5155萬股,成交額達3.08億元。
除金融股外,此次大宗名單擴大至“兩桶油”,三一重工[微博](600031.SH)等藍籌股亦有上榜。
值得一提的是,證監會相關負責人20日稱,近期QFII申請和資金匯入速度明顯加快,且QFII整體持股比例也明顯上升。目前QFII持股占A股流通股比例已達1.6%,而年中時尚為1.1%。
不僅如此,QFII獲批后一年的申請額度時間與獲批額度后六個月的建倉期過后,QFII的投資比例可能還會提高。
相比之下,美國、日本和英國目前專業機構投資者比例均接近或超過70%,其中海外投資者占比美、日均近20%,英國早在2008 年就已將近50%。
可以預期的是,A股投資模式未來可能也會發生顯著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