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李娜
自2007年上證指數達到6124點峰值之后,基金經理的日子就越發難過,基金業的人才流失也越來越嚴重。
同花順數據顯示,今年年初至10月14日,已經有49家基金公司的92位基金經理告別掌舵人之位。而去年同期,則有47家基金公司的88位基金經理揮別原職位,再往前一年,則是85位基金經理離職。2009年市場回暖之際,也有71位基金經理選擇撤退。
大佬離去基民犯難
滬上的小黃從事基金相關工作已有好幾年,最近她正在犯愁,該把手中節余的錢交給哪位基金經理管理?
市場在2000點附近反復震蕩,滬深上市公司的估值整體早已低于1664點時的低谷,所以小黃想布局一些偏股型基金。以前,興業全球基金公司和富國基金公司一直是小黃在股基和債基投資的首選。
“我不想把雞蛋放進同一個籃子,但實在是找不到一位讓我信任的老手。每月賬戶上的錢開始在不同基金之間反復挪移!毙↑S發出感嘆。
和小黃一樣,對于廣大基金投資者而言,最為苦惱的莫過于基金公司的大佬相繼離去,尤其是近幾年,業績稍微出眾的基金經理經常被流失。
行業內曾經流傳的南李 (旭利)北王(亞偉),均離開公募。同時,一些久經沙場的老將,要么選擇其他基金公司擔任要職,要么就此徹底離開公募基金行業。事實上,今年以來不再擔任基金經理的92人中,華夏基金(微博)中就有王亞偉、董元星、張勇等6人。中郵基金、富國基金、融通基金、中歐基金(微博)、興業全球等基金公司今年也分別流失了多位基金經理。
而基金公司高層流動的腳步也在加快。業內口碑極佳的前華夏基金總經理范勇宏退居二線,被業內解讀為為最終離開做準備。近期,南方基金高良玉的離職傳聞也是甚囂塵上,其同樣選擇了退出一線工作。
過去的這五年,已有太多的實力派投研人員選擇離去,留給投資者的是極端復雜的情懷。2012年,公募基金經理進入了諸侯紛爭的時代,新領軍人物能夠取得信任,還需要時間的考驗。
投資風格單一化之憂
此前,上海證券的一份統計顯示,以公布年齡的222位基金經理統計表明,基金經理的平均年齡為38.2歲,“60后”占比為14.4%,“70后”基金經理占比為77.03%,“80后”基金經理占比為8.56%。
而目前在職的727名基金經理,平均從業年限(累積擔任基金經理的時間)僅為2.74年,約四分之一的基金經理從業年限不滿一年。
具體看來,最長的從業年限為13.25年,而從業不滿一年的人數為191人,占比高達26.27%;一年以上三年以內的為149人,占比為20.50%;三年以上五年以內的為261人,占比為35.90%;而從業五年以上的為126人,占比僅為17.33%。
基金經理年輕化是不爭的事實,而更讓投資者擔心的是,這些80后“正規軍”屬典型的學院派,在投資風格上往往千篇一律,沒有自己的特點。在目前走弱的市場環境和行業環境下,基金公司也只有依靠提拔新人上位來維持基金公司的擴張。
更讓基金公司頭疼的是,公募產品極速擴張,本來自身的人才儲備就很緊張,在當前市場惡劣的環境下,他們還要擔心旗下基金經理被同行挖角。而隨著資產管理行業的熱潮來襲,券商、保險公司,以及企業成立的金融集團都是潛在的人才競爭對手。
“尤其是這兩年,隨著保險資產規模逐步做大,很多保險投資人士都來自基金公司。他們無論是薪酬待遇,還是工作壓力與公募基金相比都具有很明顯的優勢!睖夏郴鸸镜馁Y深基金經理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