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實習記者 曹乘瑜
對指數百分之百的跟蹤,是指數型基金經理追求的共同目標。然而這“求同”中往往“存異”。根據wind數據,在過去5年中,并不是所有的滬深300指數基金年均能戰勝基準,“達標率”只有一成。
作為規模最大的滬深300指數基金,嘉實滬深300指數基金在2011年超越基準兩個百分點,與基準的年化誤差在千分之三以內,日跟蹤偏離度不到萬分之二。該基金自成立以來,連續四年獲得“年度指數型金牛基金”稱號,成為業界唯一一只連續四年上榜的指數基金。
在基金經理楊宇看來,嘉實滬深300指數基金以力求盡善盡美的精神所進行的“可拓展性創新”,以及前后臺的緊密合作,為嘉實創造著輝煌業績。
創新要有延展性
“如果說主動管理的基金經理都是藝術家,致力于以獨特的風格獨步江湖,那么被動管理的基金經理都是工程師。”楊宇說。
指數基金的管理工作看似簡單:分析數據,制造模型,獲得結果再執行。但一花一世界,在按部就班的指數化管理中,存在著無數的創新機會。而“工程師”的職責,就是讓產品“給用戶的效果更好”,楊宇以蘋果手機iphone做比喻,他對于iphone越來越高的分辨率,以及支持越來越多語種的SIRI系統贊不絕口。
2012年5月28日,嘉實推出滬深300ETF,發行規模達到193億元,該產品創造性地引入了中登結算總公司,連接中登深圳和中登上海兩家分公司三地配合完成場外結算,申贖指令T+1日確認,申購份額及贖回所得證券T+2日可用,并引用融資融券變相實現T+0。
這一創新解決了兩個交易所之間數據傳遞、清算的問題,為未來做債券ETF、商品ETF、黃金ETF等打通了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可以演進出更多產品。
“工程師的創新必須具有延展性。”楊宇說,“就像iPod上的一些應用,后來又到iPad、iPhone,整個產品系列是兼容的。如果一個創新只解決了一個需求,隨著時間推移,這些應用都會被淘汰。只有它具備可延伸性和可拓展性,并且是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持續性的創新,才有長久的生命力。”
嘉實團隊的經驗和穩定為創新創造了條件。據了解,業內指數基金所使用的管理系統絕大部分為恒生銀行數年前開發的系統,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恒生的系統已經無法滿足現實需求。因此嘉實開發了自己的指數化投資管理系統,而開發者正是嘉實自己的團隊。
“信息的傳遞往往是有偏差的,從提出軟件需求,到寫算法,再到寫程序,這個過程肯定有偏差,軟開工程師的設計不能完全契合基金經理的需求,由基金經理自己設計的系統能夠更好地實現投資想法。”楊宇說。由于同時具有軟件開發和投資管理能力,嘉實的基金經理們還能對系統進行實時修改。這套管理系統包括投資端、風險管理系統,指數基金的績效考核系統以及ETF管理系統,為嘉實做出更精細的產品提供了不可復制的優勢。“就像從北京的建國門到復興門,開車有多少種走法?有經驗的人都知道,要最快到達,得從故宮后面繞行。”他說。
而經驗來自于專注。楊宇把被動管理工作稱為“工程師”,做這樣一個“工程師”,他腳踏實地做了9年,先后管理了5只指數型基金,其中嘉實滬深300指數基金從2005年到現在將近7年。“7年時間里,我們的團隊人員沒有變化。”楊宇說。
一個穩定的管理團隊對基金業績的作用不言而喻。根據晨星的數據,嘉實旗下目前三年、五年期晨星業績評級都為五星基金有6只,這6位基金經理的任職年限皆超過5年。
更多ETF創新可期
2012年,中國基金業發行量最大的幾只基金,分別為短期理財基金或滬深300ETF。兩類產品的募集總規模分別達到405億元和520億元。
在楊宇看來,這兩類產品正是整個基金業未來創新的方向。風險比較低的理財類產品能夠給客戶提供可預期回報;而ETF產品本質是交易工具,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投資選擇。
“中國未來和全球的趨勢肯定趨于一致。”楊宇說。他認為,中國的ETF目前還只是“寬基產品”,今后ETF還有更多的創新方向。行業指數ETF、商品ETF、債券ETF指日可期。楊宇透露,基于嘉實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合作開發的“場外實物申贖ETF模式”,嘉實正致力于開發債券ETF、黃金ETF等ETF產品。
目前,嘉實正在努力把滬深300指數基金轉型為滬深300ETF聯接基金。一旦完成,這將可能是亞洲最大的ETF,規模將達到400多億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