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付剛 北京報道
2012年5月7日,對于王亞偉而言,是一個歷史性時刻。
這一天,他揮別管理7年的華夏大盤、管理3年多的華夏策略兩只基金,正式將二者移交由新任基金經理負責。此前,即便是在4月28日他正式提出辭去副總經理職務后的幾天里,每一筆投資的交易指令,仍由他獨立決策、發出。
這一天,也是剛剛卸任華夏大盤、華夏策略基金經理的王亞偉,作為華夏基金(微博)的員工,最后一次與媒體見面。
當天下午,在華夏基金公司位于北京金融街辦公室的一間會議室里,王亞偉向記者坦言,“離職這件事情是我個人的想法,沒有與外界做任何的溝通。目前外界傳說我可能加入的那些機構,都不確切。”
王亞偉透露,他想先休息一段時間,然后考慮下一步的去向!爸劣谧鍪裁矗壳斑沒有明確!
此時離職基于兩個考慮
王亞偉坦言,選擇離職源于他的個人原因!捌鋵嵳f出來大家都能理解,外界對我的關注太高,感覺壓力太大!
平時很少與媒體見面交流的王亞偉,坦言與媒體交往的態度非常糾結、矛盾,他用了一個成語——“葉公好龍”來形容自己的感受。
“一方面,我很想與媒體有交流的渠道,媒體是無冕之王,我的工作、生活都離不開媒體,尤其是工作中,我依賴于媒體提供的信息,并從中獲得投資上的想法。所以很希望能和媒體成為朋友,但很難!
將工作、生活分得很開的王亞偉,下班之后很少討論投資。他自詡并不愿意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喜歡平靜的生活,不希望生活在聚光燈下。在他看來,在目前中國證券市場還不成熟的情況下,媒體對所謂的“王亞偉概念股”的追蹤讓他感到非常憂慮。
“普通投資者的分辨能力不是很強,市場不成熟,投資者對媒體很信賴,有時候不加辨別就根據媒體的報道來選擇投資。他們這么盲目的做一筆投資,很有可能是賠錢,很可能因為跟著我買了這只股票而賠錢。他們不知道我為什么買這只股票,我買了這只股票之后,是否發生了變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樣他們就很難控制投資風險!
此外,由于基金是組合投資,普通投資者與基金經理的風險承受能力不一樣,風險控制的手段也不一樣,“我能通過組合投資、對沖等方式來熨平我的投資風險,而我不希望散戶跟著我買了一只股票而賠錢。到后來,我就發展成為,擔心買之前和買了一只股票之后,會不會被廣泛報道?散戶跟進去,賠錢了怎么辦?這對我造成的壓力很大,讓我投資時縮手縮腳!
“這是我這幾年投資面臨的最大困境,也是促成我下決心離開的主要原因。”王亞偉甚至建議記者,以后少報道基金經理買了什么股票,“這對投資者而言,弊大于利!
王亞偉透露,之所以選擇現在這個時間提出離職,“一是有個積累過程。實際上,我這種不適應的感覺長期存在了,有時會覺得,這種現象可能是暫時的,很快就會過去。但實際上,兩三年過去了,情況沒有什么太大變化!
此外,之所以選擇此時離職,與華夏基金公司股權轉讓有關。
過去兩年,華夏基金公司經歷了股權轉讓!斑^程中,我沒有向任何人提出股權激勵方面的想法,我覺得這樣做不合適,F在股權轉讓告一段落,華夏可以再發行新產品,各項業務也正常了,公司面臨新一輪的發展機遇。我覺得自己有點力不從心,感覺自己被市場隔絕了,沒有以前的信心繼續做好投資,可能不能適應公司進一步發展的需求。因此在換屆的時間點提出來,是想對公司和投資者負責!
做基金經理要有自信
從王亞偉的感受看,從事公募基金行業已14年,有很深的感情,“確實要說,離開有點不舍。這是我綜合考慮的結果,既然已經下了決心,雖然不容易,但還是做出了這個決定!
王亞偉對自己的投資風格坦言很難總結,他更傾向于定義自己是“市場化的投資風格”,我“比較尊重市場,也愿意不斷去學習,去創新,并有內在驅動力去做這這份工”。
在王亞偉看來,投資過程中尊重市場、實事求是、勇于創新、與時俱進非常重要。
“我個人是個比較市場化的人,不是那種過于理想化的人,我投資喜歡看清楚市場目前處于什么階段,這個階段有哪些機會,而不去空談理解。這些年業績好的一個原因,與堅持對投資的獨立思考有關!
當下,公募基金行業、市場投資環境都比較復雜,“如果不能始終堅持獨立思考,很容易跟著大家跑。裹在人群中,你可能有安全感,但也可能是虛幻的安全感,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就顯得更為重要。”
但王亞偉也強調,獨立性并不是指要排斥外界的看法,而要尊重外界的看法,來做出獨立的判斷。
他透露,自己未來還是會選擇做主動投資。而且,做投資,也是他最大的喜好。
“被動投資的理論大家看起來蠻有道理,但是作為主動投資的基金經理,我們是相信自己能戰勝市場的,對于被動投資的說辭我不是太認同。我覺得做公募基金的經理,不要受這些影響,因為這套理論告訴你,‘你是不行的’,這是一種非常消極的態度,會讓你進取心受到很大影響!
而作為主動型基金經理,在王亞偉看來,要有自信,要全力以赴上做好投資工作。如果在某種程度上受被動投資影響,對自己的能力有動搖,那就很難成為一個成功的基金經理。
作為公募基金行業第一批基金經理,從身體力行的經驗感受看,王亞偉建議公募基金經理,一是要對自己的工作有信心,“要自信,全力以赴,不要受被動投資的影響”;二是要獨立思考,要有自己的獨特東西,來完善自己的投資方法,并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三是在日常工作中,要把投資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很多基金經理可能不是這樣,而是考慮自己職業的穩定性,做一個頂尖的基金經理不容易,但是中不溜的很容易,這樣,自己就放棄了成為最優秀基金經理的追求。”
基金經理目標要有三層考量
在王亞偉看來,公募基金行業當下的規則都集中于“比排名”,但實際上,基金經理如果真要考慮自己的價值所在,其工作中的業績目標就需要有三層考量。
一是要給投資者創造絕對收益。“從長期來看,一定要有好的收益,如果干了五年、十年,還是虧錢了,那么基金經理的個人價值、社會價值體現在哪?”
二是要戰勝指數!皯饎俨涣酥笖,投資者選擇你干什么?只有戰勝指數,投資者買你的基金才有價值,你才有存在的意義”;
三是如果上述兩點都做到了,再通過排名游戲證明你比同行更優秀。“大家都會買你的基金,而不是同行其他的基金,這就實現了你對于公司的價值。但這一點,是最次要的方面。”
王亞偉表示,很多基金經理都將最次要的考量放到首位,很可能導致前兩個目標難以實現。而如果專注力在前面兩個目標,第三個考量很可能水到渠成的達到。
“目標的確立非常重要,因為它很可能左右你日常的行為!
對股權激勵個人并無太多訴求
一段時間以來,有關王亞偉的離職,都被外界揣測為與“未能從華夏基金公司股權變更過程中獲得股權激勵”有關。
王亞偉對此坦言,股權激勵是很重要,但他個人對這方面并無太多訴求,離職也不是因為沒有股權激勵,更不會因為有了股權激勵,就會留下來。
但他強調,對于資產管理行業、高科技行業這類“以人為核心,而不是以資本為核心”的行業,股權激勵很重要。
“我工作過程中,接觸過很多企業的領導,對股權激勵很看重,但他們并非對自己個人獲得多大的激勵很重視,而是要用股權激勵來激勵核心人才!
王亞偉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俗話來形容股權激勵的重要性。
“如果留不住人才,老總們就只能唱獨角戲。老總們在各種場合呼吁股權激勵,是想獲得一個有效的、長效的留人手段,這個手段不是目的,根本的目的是要將企業做好,為了企業長遠的發展!
(更多詳細內容,詳見本周末《華夏時報》深度報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