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陳墨
券商集合理財產品認購新基金的比重近兩年一直在提升,今年發行的新基金中近四成有券商集合理財產品認購。
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這其中除了配置需要外,分倉誘惑也很大。據了解,近兩年分倉比例有上升之勢,目前分倉比例達到30倍至50倍,更有券商開出100倍交易量的價碼。
近四成新基金
有券商理財產品認購
證券時報記者統計發現,券商理財產品2012年一季度末持有今年以來新發的基金產品達到17只(債券基金A/B/C算一只),占同期發行44只基金的38.64%。如果將去年12月份發行的次新基金也納入統計,這一數字則達到30只,占同期新基金發行數量的42.86%。并且,由于券商理財產品季度報告只披露了前十大持倉品種,考慮到可能未披露的品種,對新基金的實際投資占比可能更大。
具體來看,3月份成立的一只新基金公司旗下股票基金中,有4只券商集合理財產品購買,而這4只產品合計購買量占該基金募集規模的12%左右。此外,還有6只新基金被2只及2只以上券商理財產品看好。4月份成立的2只新基金就出現在2只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投資基金名單之列,顯然是在3月份認購所致。
此外,今年成立的可上市基金中,其中超過九成產品的前十大持有人中出現了券商自營或者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身影,也可看出券商對新基金支援力度。
數據還顯示,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用于認購新基金產品的比重近兩年一直在提升。在2007年末的券商集合理財產品資產組合中,無一是新發行的基金,但這一比例在2009年末的時候上升到8%左右,并在2010年、2011年都穩定在10%以上。
分倉量水漲船高
激活券商申購基金熱情
一般來說,機構資金并不喜歡新基金,一是沒有過往業績作參考,二是有一個月左右的鎖定期,雖然部分新基金因為創新具備投資價值,但券商理財產品大舉認購背后似乎“幫忙營銷”意味更重。有業內人士透露:券商銷售新基金可換取20至30倍的分倉交易量,利益刺激之下,部分券商就利用集合理財產品、自營資金、專用資金等參與新基金發行,已形成了一條分倉利益鏈。
“通常的規矩是按申購資金1:20給予券商分倉。”據一位基金公司人士透露,不過這兩年分倉比例有水漲船高之勢,目前達到30至50倍。還有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該公司近期發行一只新基金想找券商幫忙,券商開出100倍交易量的價碼,“我們公司肯定做不了,因此沒有達成合作,但目前趨勢是在不斷上漲。”
即便以1:20的分倉數據算,如果券商幫忙銷售1億元的基金,基金公司就會給予20億元分倉交易量,按萬分之八的經紀業務傭金標準,券商可獲得160萬元傭金收入。若快進快出的話,這一數字還可能成倍放大。
巨大的利益激活券商參與新基金熱情。除了利用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甚至有券商專門撥出一筆錢來用于買新基金。據一位基金公司市場人士表示,這種情況已經很普遍,券商“組團”的資金少則幾億元,多則十幾億元,支援新基金發行,一旦新基金打開申贖就立刻離開。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持有新基金周期通常也很短,一個季度后的季報中往往便再難覓其蹤影。
其實,用銷售量來換取交易量分倉,并不被法規允許。多位基金業內人士也承認,基金與券商達成的這種協議不能寫在紙面上,只能是口頭承諾,但基于長期合作目的,基金公司一般都會信守承諾。
深圳某基金公司市場部負責人也表示,基金銷售離不開銀行、券商等渠道的幫助,渠道趁機提出利益交換要求也在所難免,這也是業內心照不宣的秘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