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正文內容

跨市場ETF有望開啟市場多方位變革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16日 08:18  中國經濟網微博

  跨市場ETF推出可謂今年以來基金行業頭等大事,近期圍繞該話題的討論賺足市場眼球。證監會公布的新基金審批進度表顯示,目前滬深兩市的跨市場開放式交易型指數基金(ETF)已獲得受理,分別為計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及聯接基金、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嘉實滬深300ETF。業內人士指出,這一創新不僅在于其跨市場的技術難度,更在于它將滬市、深市、股指期貨3大核心市場進行了聯接,有望開啟中國資本市場包括經紀業務、投資業務等領域多方位的變革。

  券商經紀業務競爭格局將改

  滬深300ETF的重要意義在于,可與股指期貨交易相結合。對于期現套利以及套期保值而言,ETF都是與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擬合度最好的現貨選擇。

  近日,深圳證券交易所跨市場ETF第三次全網仿真測試已經完成。業內人士表示,滬深300ETF推出,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為了保證跨市場ETF有序推出,各項工作按計劃穩步落實,上海證券交易所2月28日召開“跨市場ETF相關業務及技術準備會”。此次會議重在落實跨市場ETF的產品和技術開發方案、確定測試時間及部署下一階段工作。從相關券商處獲得的會議通知顯示,監管機構已指示跨市場ETF市場參與各方各項工作須盡快準備就緒。目前,產品及技術方案已基本確定。這標志著我國資本市場將迎來一個新的里程碑產品。

  上述兩只產品分別由華泰柏瑞基金(微博)與上證所等合作、嘉實基金(微博)與深交所等合作開發。面對跨市場ETF存在的兩個交易所、兩個證券登記結算機構清算交收的天然屏障,兩只產品的方案也有所大同,這也是市場最為關注的焦點。

  業內人士表示,跨市場ETF相對于單市場ETF而言有許多新的挑戰。為解決這些挑戰,目前上證所、深交所分別聯合不同的基金管理人,進行了T+0、T+2兩種不同清算交收模式的創新嘗試。

  華泰柏瑞基金有關人士表示,正如電話交易系統、網上交易系統曾經給證券公司帶來的變革性沖擊,支持日內高頻交易、瞬時跨市場交易的T+0模式ETF,有望在未來3至5年改變現有的券商經紀業務整體格局。首先,滬深300指數作為目前A股市場惟一一只股指期貨合約的標的,有望使得同一標的的ETF,尤其是方便股指期貨投資者使用的產品,其交易量放大的杠桿效應能充分體現。其次,ETF本身的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套利,以及二級市場交易等各類豐富的進出手段,會進一步放大其交易量。

  基金產品創新空間得以打開

  當前A股市場已具備運用融資融券進行T+0套利的政策背景和運用的現實可能性。套利效率不依賴于交收時間是T+0還是T+2,真正關鍵的核心是套利成本的確定性。

  “嘉實滬深300ETF的推出將滿足股指期貨推出后的現貨需求,同時還將打開產品創新的空間。”嘉實基金有關負責人表示,滬深300ETF的推出,正引領基金業的產品創新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缡袌鯡TF第一次實現滬深兩市的證券交易及登記結算系統聯合運作,它的推出不僅對指數資源的深度開發、股指期貨的功能實現具有里程碑意義,同時也為未來其他大類商品ETF打開技術空間。

  首先,滬深300ETF滿足股指期貨推出后的現貨需求。滬深300指數股指期貨推出已近兩年,投資者在進行期現套利時需要使用對應的現貨投資工具,而市場上現有的滬深300指數基金由于現金拖累及申購贖回沖擊等原因,導致其跟蹤誤差相對較大,而使用目前市場上流行的上證180ETF+深圳100ETF組合來作為現貨工具,效果也不理想。

  其次,滬深300ETF打開了產品創新的空間。滬深300ETF突破了現有的單市場ETF模式,第一次引入場外非擔保交收,這種交收模式,不但適合現有的股票市場,也為債券型ETF、商品ETF等產品創新提供了借鑒。同時在滬深300ETF的基礎上,結合股指期貨可以開發出更為多樣的衍生金融產品,給投資者提供更為個性化的選擇。

  針對目前部分投資者將套利效率與證券交收效率混為一談的認知誤區,嘉實基金有關負責人表示,現有這種“場內申購贖回、T+0證券交收的套利模式”不是實現ETF功能的惟一模式,更不是全球通行的申購贖回和套利模式。成熟市場的申購、贖回全部在場外進行,證券交收普遍在T+2之后完成,如美國市場的ETF份額T+3日才交收,但也可以做到T+0套利,美國之所以可以達到T+0套利效果的原因,關鍵是運用了融資融券機制。當前A股市場也已具備運用融資融券進行T+0套利的政策背景和運用的現實可能性。因此,套利效率不依賴于交收時間是T+0還是T+2,真正關鍵的核心是套利成本的確定性。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  我要評論

> 相關專題: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