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盛基金(微博)首任總經理張佑君,一直被視為中信集團內的一顆希望之星。
文│機構投資 InstitutionInvestment 虞東箭
2001年離開長盛基金之后,張佑君仍在中信系旗下的金融機構繼續升進,但從未在公開場合談及自己在長盛基金的那段歲月。
離職在敏感期
2001年底,張佑君突然從長盛基金離職。在此前后,基金行業發生了一系列動蕩,長盛基金也卷入其中。
張佑君,1990年碩士畢業后曾在深圳平安保險公司工作,1992年加入中信實業銀行深圳分行,1995年進入中信證券(微博),4年內就做到了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1999年長盛基金成立,張佑君作為中信證券方面的代表,擔當了長盛基金首任總經理。
在張佑君主政期間,長盛基金的規模一直穩步推進,基金同益、基金同盛、基金同智、基金同德陸續上市。四只封閉式基金的發行,墊定了長盛基金公司的規模基礎。由于長盛的四家股東均為頗具影響力的金融機構,因而長盛的基金產品創新最初也頗受力捧,1999年11月發行的基金同盛,是首只向保險公司定向配售的基金。
2000年10月,一篇《基金黑幕》披露了多家基金存在對倒、倒倉等坐莊行為,在廣大投資者的強烈譴責下,證監會要求十大基金管理公司進行自查。2001年起,自查結果陸續公布,許多基金公司和高管都受到了處罰。長盛基金亦在證監會責令整改的對象之中。
后來證監會調查的結果顯示:“2000年6月至7月期間,你公司(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運用所管理的基金資產,在同一交易時間段內和同一基金的交易帳戶上,對同一只股票頻繁做出既買又賣的反向報單委托(以下簡稱‘平行買賣’)。根據深、滬兩個交易所的統計數據,在上述期間內,你公司管理的基金共發生平行買賣并成交的筆數累計有5000多筆。”
“根據專家分析,上述平行買賣行為雖未對當期相關股票價格變動產生顯著影響,但屬于對期間相關股票成交量變化產生影響的因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干擾了其他投資者的正常判斷,屬于一種不正當的交易行為!
盡管在2001年初的自查中,長盛基金方面主動匯報了一些事實,對不正當交易行為進行了深刻檢查,對有關責任人進行了公司內部的紀律處分。但是2002年4月20日,證監會還是發布公告,對長盛基金通報批評,責令整改。張佑君從長盛基金的離職,正是在2001年的基金業自查之后,到通報批評公告之前。
再別中信建投
從長盛基金離職后,張佑君回到了中信證券,2002年,繼王東明之后擔任中信證券總經理。
2005年,中信證券出資16.2億元,在重組原華夏證券的基礎上,成立了中信建投證券有限公司,張佑君受中信證券方面委派,成為中信建投證券首任總經理,不久升任中信建投董事長兼黨委書記。
然則隨著證監會“一參一控”要求出臺,中信證券不得不走上了出售中信建投股權的道路。2010年11月15日,中信證券將45%的中信建投股權轉讓給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將另外8%轉讓給世紀金源投資集團。由于另一大股東中央匯金投資有限公司握有中信建投40%股份,因此北京國資中心取代中信證券,成為中信建投的第一大股東。
隨著大股東地位的喪失,中信證券系今后在中信建投能有多大的話語權,亦成為值得考量的事情。在此背景下,20119月初,張佑君正式離任中信建投董事長。盡管他的接任者仍是中信建投內同屬中信系的王常青,但這個象征意義已經多過了實際意義,中信系逐步退出中信建投管理層勢所難免。
張佑君接下來的去向目前尚未公布。早在2002年,張就已經擔任過中信證券總經理,目前他在中信證券的資歷也僅次于董事長王東明,而王東明今年年方60歲,按國企的標準尚有幾年才到退休年齡。因此,有業內人士猜測,張佑君先回到中信集團內任職的可能性較大,而他目前的人事關系也一直在中信集團。
張佑君之后的長盛基金
在長盛基金,2001年繼張佑君之后,擔任總經理的是原中信證券證券交易部首席交易員蔣月勤。
2004年,長盛基金方面發生了大規模的股權轉讓:中信證券、天津北方國際信托、長江證券(原湖北證券)各將所持25%股份轉讓給國元證券、安徽省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安徽省投資集團,而安徽信托所持的25%股權亦劃撥給了國元證券。
此后長盛基金的出資比例變更為:國元證券有限責任公司49%、安徽省創新投資有限公司26%、安徽省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5%。2007年,三家股東分別將8%、13%、12%的股權出讓給新加坡星展資產管理公司。這家原本由四家國內金融機構參股的中資企業,最終演變為以國元證券為大股東,安徽國資背景濃厚的中外合資企業。
當年中信證券與張佑君在長盛的烙印,至此已經了無痕跡。而張佑君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亦曾回顧過自己的職業經歷,但對自己在長盛基金的這段經歷卻略過不提,或許也是頗懷悵然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