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最近,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負責人張育軍和宋麗萍高調批評機構在新股詢價過程中報價過高。
以11月份上市的陽光電源為例,根據公告,其52家配售對象中有35家是基金配售對象,占比67.31%。這35家基金配售對象,對陽光電源的報價落在20元~34元區間內,陽光電源發行價為30.50元。
對于基金報價偏高這一現象,基金經理們并不諱言。但是面對來自監管部門和投資者的指責,他們也是滿腹冤屈。
一位基金公司投資總監直言,從新股上市后表現看,跌破發行價的微乎其微,三個月解禁后盈利的概率仍然較高。
“從實際操作中來說,如果我們報價偏低,很可能導致申購不到。”考慮申購新股其實也是機構之間的博弈行為,給出的詢價過低顯然并非最優選擇。
其實,高價申購新股和炒新股是A股市場的博傻行為,但諸多投資者卻樂此不疲。如果說新股定價偏高凸顯了券商和發行人圈錢的無良,但是上市之后廣大股民還積極投入到博傻游戲中,那么虧損也只能自己接受。
筆者以為,滬深交易所負責人向機構開炮,本質上是推卸責任的表現。炒新股的本質根源在于在A股市場,新股仍是稀缺資源,其發行上市程序不夠市場化,而是被壟斷的,證監會發審委充當了守護人,讓廣大股民誤以為但凡上市的,都是好公司,殊不知,這里面魚龍混雜,諸如綠大地、紫鑫藥業這樣的垃圾并不算少。而對綠大地董事長何學葵造假上市的輕描淡寫式的懲罰,只能鼓勵更多人造假圈錢。
讓新股能否發行交給市場去選擇,讓公司、券商和機構投資者短兵相接,讓監管者回歸監管而非壟斷,或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中國經營報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