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基金 > 第十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國際論壇 > 正文
天相投資資料顯示,上半年61家基金公司管理的763只基金,整體虧損1254億元,沒有一個實現正收益;業務范圍受限等五方面問題嚴重,劉鴻儒建議從法律和監管兩方面尋求突破
【財新網】(見習記者 李雪娜)中國基金業目前遭遇多方瓶頸,急需突破。中國證監會首任主席、資本市場研究會主席劉鴻儒如是表示。
目前中國基金業資產管理規模迅速下降,公募基金持股市值比由2005年46.72%峰值降到2011年三季度的11.46%,其占居民存款余額比例也由2007年18.99%的峰值一路下滑到當前的6.33%。
基金持有人整體收益不高,甚至虧損,基金發行困難,發行規模逐步縮小。根據天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今年上半年61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763只基金,整體虧損1254億元,沒有一個實現正收益。
與此對應,銀行、保險、信托理財產品發展迅猛,到今年三季度末,信托公司的資產管理總規模達到四萬億,“幾乎是同期基金業資產管理規模的兩倍”。
在12月2日第十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國際論壇上,劉鴻儒表示,中國基金業發展瓶頸主要存在五方面問題:
首先,基金公司可投資范圍受限,業務范圍狹窄,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而銀行、保險、信托、證券公司業務范圍在不斷擴大。目前中國基金管理公司只能投資債券和貨幣市場,過度依賴證券市場。而銀行理財產品可以跨股票市場、商品市場、外匯市場、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等五大市場;信托公司資產管理產品在“投資范圍上幾乎沒有任何限制”。投資狹窄,導致中國基金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競爭力。
其次,基金業銷售渠道受限。根據證券業協會統計,2010年開放式基金發行總額中,銀行渠道的占比達到了60%,銷售過度依賴銀行渠道,使得基金產品和銀行自身理財產品在競爭中容易被邊緣化,被迫向銀行不適當地讓渡收益。
再次,基金公司自身存在治理結構缺陷。其契約式運作模式導致持有人利益保護的缺失,基金份額持有人亦難保護自身利益。此外,過于追求利潤最大化和短期化,與以投資者利益為重的理念存在沖突。
中國基金行業缺乏長期的資金支持。目前公募基金資金主要來源于銀行儲蓄存款,80%投資者是散戶。平均換手時間僅有三個月,這類資金追求短線收益,頻繁申購、贖回,會導致基金投資出現較大的波動性,不利于保護持有人的整體利益,也不利于基金業和資本市場的長遠發展。
此外,基金監管的標準不一,導致了基金行業在與其他機構的競爭中處于弱勢。隨著資產管理行業參與機構增多,機構博弈進而加劇,在與銀行、信托公司競爭中,基金公司處于弱勢地位。■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